綜合活動《愛心樹》反思
開學來給孩子們選的共讀繪本都是圍繞“愛”這一主題的,在一起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我們一起聊“母愛的話題”,聊“最美媽 媽”的話題,我們建起了“兔子之家”,我們還知道了“我在媽 媽肚子里是怎樣長大的?”邦對媽 媽說:“你的胳膊粗也沒事,你那是為了給我更好的營養才吃胖的,胖也美。”瞧,孩子們都能懂,繪本的藥用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悄悄在活動區游戲時間播放了兩周的歌曲《愛心樹》,今天專門拿到集體活動時間來欣賞,有的孩子馬上就說:“我聽過這首歌。”“在哪里聽過呢?”我問,“在中班?在奶奶家?不對不對,是在這幾天的區域活動時間。”由于之前都是悄悄給孩子輸入的,沒有告訴孩子這首歌一點的信息,所以這是全憑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回憶起來的,這說明這幾天的播放孩子全都接收到了。
認真的閉上眼睛靜靜欣賞歌曲,和孩子們感受了歌曲那溫馨甜蜜又充滿了感情的風格,提前感受過就是不一樣,只欣賞一遍后孩子們就能輕輕跟著哼唱了。
再聊“愛的話題”,是圍繞繪本《愛心樹》展開的了。
書中畫面有許多巧妙地隱藏,是孩子們發現的。我說,就像澤宇畫的中秋節團圓飯的主題畫,畫面上桌子旁只有一個小男孩,澤宇說,媽 媽去廚房了,爸爸過節還在干活還沒回來,他很辛苦的,所以畫面只有他自己一個人。澤宇說時,孩子們聽得好認真。我想這樣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的更好一些呢?
也許這本經典的繪本書蘊含的意義很深刻,對于孩子來說還有些遙遠,但相信孩子還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每讀一幅圖孩子都會說出自己的理解,我告訴孩子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天底下只有父母能給,但父母不求回報并不是不需要,而是源于“愛”啊,所以我們是要回報父母的愛的。
孩子還居然會說,這本書就像《猜猜我有多愛你》一樣,是擬人寫法,樹就是爸爸媽 媽,小男孩就是我。
和孩子一起讀故事真的很享受,從孩子們那里會學到很多,悟到很多,最后一起找到好朋友來表演《愛心樹》的歌曲,氣氛又活躍了起來,大家的組合很有創意,最重要的是大家很喜歡也很享受這樣去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