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世界活動教案(精選5篇)
蟲蟲世界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自然界中各種昆蟲,了解它們的共有特征,欣賞自然界中的美。
2、能運用涂、拼、畫、卷、剪、貼、揉搓、紙制等表現昆蟲。
3、增強親近生活、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昆蟲的外形,色彩的對稱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巧妙地利用不同紙材的質地和象征意義,大膽聯想,發散制作出自己熟悉的美麗可愛的昆蟲。
教學準備:
昆蟲圖片、范作、各種有關資料。
學具:
水彩筆、色卡紙、皺紋紙、掛歷紙、膠水、剪刀、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游戲:猜謎語
師:身穿花衣愛打扮, 一對翅膀光閃閃, 不會唱歌愛跳舞, 花叢里面跳得歡。(蝴蝶)
師:尖細嘴長尾巴,嗡嗡嗡滿天飛,白天躲著不敢動,夜里出來吸血樂。(蚊子)
師:脫掉外套,爬上樹梢,不懂裝懂,硬說知道。(知了)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剛剛說的那些都是什么呀?(昆蟲)
師:那你們還知道哪些昆蟲呢?
生:蜜蜂、蝸牛、螢火蟲、七星瓢蟲……
師:那蜜蜂喜歡呆在什么地方呢?(花叢中……)
師:小朋友們了解的真不少!好,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中的昆蟲世界吧!
2、揭題:昆蟲世界
二、授新
在昆蟲世界里有幾百萬種昆蟲,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有的是益蟲,有的是害蟲。
(1)出示各種昆蟲的圖片
師:看看老師帶來的這些昆蟲朋友說一說,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益蟲:蜻蜓、螳螂、蜜蜂、七星瓢蟲、蝴蝶;害蟲:蝸牛、知了、蚱蜢、蚊子)
我們再看一看這些昆蟲主要有哪幾部分組成?(昆蟲通常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兩對翅膀,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形狀各異,色彩豐富)
小朋友你發現蝴蝶翅膀左右兩邊怎么樣?(一樣大)
像這樣左右一樣大小,我們稱它為:對稱
(2)講解步驟:(邊示范邊板書和配色方法)
示范一:
老師從中選好了一只蝴蝶,看看是怎樣做的,看仔細。
板書:一想
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再想好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紙。
板書:二畫
要使蝴蝶的翅膀左右兩邊的一樣大用什么方法想一想,誰能告訴老師?(不知道吧,老師來教你),先將紙對折,再畫一只翅膀、蝴蝶有幾對翅膀?(2對)2對翅膀是一樣大的嗎?(不是,是一對大一對小)
板書:三剪
沿著鉛筆線剪下來,用剪刀的根部一直剪下來,剪時慢慢剪,注意安全,別剪著小指頭。
板書:四拼貼
貼之前,講講色彩搭配,顏色深淺搭配,對比色搭配。
師:你看這只蝴蝶看見小朋友聽講很認真就飛到這,看見這位小朋友很可愛落又在他身上。那你想讓它飛到哪去呢?(花叢中)
示范二:(蜻蜓)
師: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呢?
生:皺紋紙、掛歷紙……
師:我現在就用皺紋紙做一只蜻蜓。蜻蜓身子比蝴蝶?(蜻蜓細又長,蝴蝶短、胖小),再仔細觀察,蜻蜓的翅膀比蝴蝶的翅膀?(小)
選用包裝紙做翅膀。
三、出示其他作品
師:老師還帶來了幾位昆蟲朋友,小朋友仔細看看是怎樣做的?
生:包裝紙、塑料袋……
師: 這些廢舊物品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各種不同的包裝紙、不同的紙盒,我們在吃完、用完后,往往是一扔了事,其實我們可以通過我們一雙勤勞、靈巧的小手使它變廢為寶。
四、學生進行練習:
好,我們做一只自己喜愛的昆蟲,做之前,我們分成二小組進行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動作最快,剪貼的最美、誰的昆蟲最先到達我們的大花園。
五、講評:
1、師:看一看你最喜歡哪只昆蟲,就把老師剛剛發給你的小卡片粘它旁邊。
師: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生:顏色搭配很漂亮,造型很特別……
2、教師總結:這節課大家共同創造了一個美麗的“昆蟲花園”,花兒和昆蟲都展現了自己的美麗。希望同學們多多觀察大自然中這些美麗的事物,并多多用手中的畫筆,把它們表現出來。
蟲蟲世界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在探究蟲蟲世界的基礎上,大膽表現內心世界所感受到的蟲蟲故事,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個性。
2、嘗試用鉛筆進行創作。體驗創作帶來的愉悅,享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鉛筆、小張紙
2、插幼兒作品的蟲蟲故事書
3、《點蟲蟲》的碟片
4、昆蟲圖片、書、前期活動照片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前期活動照片、引出課題
小朋友這是在干什么呀?
這些天,我們都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認識各種各樣的蟲蟲,找找蟲蟲躲在哪里,找找蟲蟲的秘密。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張很好看的`碟片,講的都是蟲蟲世界的故事,我們來看一下吧!
2、幼兒觀看《點蟲蟲》的碟片
剛才的碟片里講了哪些有趣的蟲蟲故事?
除了這些蟲蟲,你還認識哪些蟲蟲,知道哪些蟲蟲的秘密?
3、提出創作要求
小朋友知道這么多的蟲蟲故事,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幫忙了,這里有一本蟲蟲的故事書,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里面的故事都不見了,請你們選一張喜歡的小彩紙,把知道的蟲蟲故事畫下來,裝進故事書里,如果你有很多的故事,就可以畫很多張。
4、幼兒創作
教師巡回指導,記錄創作語言。
輕聲與幼兒交流作品
幼兒碰到困難時,給與恰當的引導、幫助
5、自由欣賞故事書,分享成功的快樂
6、延續活動:
互相欣賞蟲蟲世界的故事,講講蟲蟲世界的故事。(用視頻轉換儀)。
蟲蟲世界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有初步的探索意識。
2、初步了解幼兒對各種蟲類的認知程度,并能用畫、折、剪等方式表現出來。
3、知道并能說出幾種常見昆蟲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環境的關系,會用較豐富的語言表達對蟲蟲特征的認知程度。
二、活動準備:
1、電視機一臺,有關昆蟲的vcd若干片。
2、有關昆蟲的資料書、模型及標本若干。
3、幼兒每人一籃昆蟲小圖片。
4、供幼兒制做小書的美工材料(剪刀、水彩筆、各種色紙、雙面膠、圖畫紙等)。
5、布置一個“昆蟲館”。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參觀‘昆蟲館”的方式導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探索、討論的方式了解各種 昆蟲。
一組幼兒觀看有關昆蟲的vcd片。
一組幼兒觀察墻上各種各樣的昆蟲。
(二)教師提出問題,幼兒思考后回答。
1、你能說出你所認識的昆蟲嗎?
2、你能進一步描述一下它的模樣嗎?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把相關的昆蟲圖片張貼出來)
(三)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的結果,向幼兒簡單介紹幾種他們不認識的昆蟲,豐富幼兒的知識,并讓幼兒回家去找尋相關的資料。
(四)分散活動:幼兒相互討論自己認識過的昆蟲并和同伴一起張貼昆蟲,并數一數自己貼了幾只昆蟲。
(五)幼兒分組再次深入探索:
1、教幼兒如何制作蟲蟲書:可以用畫、折,剪、粘的方式制作,做完后封面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并貼上自己的照片。
(鼓勵每個幼兒發揮想象,制作出最美麗的昆蟲書)。
2、 幼兒觀看有關昆蟲的碟片。
3、和同伴一起查找更多的昆蟲的資料。
(六)集中討論:把幼兒發現的問題整理出來,提出下一步的探索要求。
蟲蟲世界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主動發現常見昆蟲的外形特征。
2、通過觀察,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昆蟲模型
2、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哭泣的蟲蟲(PPT)
師:小朋友們,今天蟲蟲王國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們趕快聽一聽……(我一覺醒來,發現身上什么也沒有了,我回不了家了。你們愿意幫助我嗎?)
師:發生什么事啦?那你們知道蟲蟲身上什么東西沒有了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
二、觀察昆蟲,發現外形特征
第一次觀察,了解簡單的形態
師:我們一起到蟲蟲王國里去看一看,看看蟲蟲身上到底有什么,蟲蟲都在睡覺哦,我們要輕輕的拿起來看,好嗎?
——幼兒觀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你看的是什么蟲蟲呀?它身上有什么?”
師:小朋友,你在蟲蟲王國看到了什么蟲蟲呀?它身上有什么呀?(引導幼兒回答,ppt出示蜜蜂、蜻蜓、蝴蝶圖片)
師小結:我們看到的蟲蟲都是昆蟲,它們都有一對觸角、一對翅膀,還有腳。
第二次觀察,數數昆蟲的腳
師:那你們知道它們有幾只腳嗎?我們再去蟲蟲王國數一數,要輕輕摸著蟲蟲的腳,一只一只的數哦?
——幼兒觀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正確點數昆蟲腳的方法。
師:蟲蟲有幾只腳?(PPT出示大蟲蟲)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6,6只腳,也可以說是3對腳。
三、蟲蟲的聚會
師總結:在大家的幫助下,蟲蟲找回了自己的一對觸角,一對翅膀,三對腳,它回到了王國,和朋友們一起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小朋友,我們也在蟲蟲王國找一個你喜歡的朋友跳舞吧。(播放音樂)
【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及興趣點。以情境導入為主線,貫穿始末,富有童趣,始終吸引著幼兒,激發著他們探索的興趣。活動中兩次觀察環節的設計,都遵循了幼兒觀察力發展的特點,鼓勵幼兒自主觀察、大膽交流。幼兒通過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提升了自己的觀察力,同時感受到了觀察活動的樂趣。
另外,活動提問的設計環環相扣,重點在于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說、反復說,以此來引導幼兒觀察后及時對科學概念進行自我構建。
小百科:昆蟲是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作為動物界中最復雜的類群, 其地理分布和地理區劃自是生物地理的重要分支學科, 對此馬世駿先生作了出色的開創性工作。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
蟲蟲世界活動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音像和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大自然各種各樣的昆蟲的形狀、色彩等。
2.通過對各種昆蟲的創意制作,使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折、剪、添等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能掌握基本的折疊法,并用添畫、拼貼等方法制作昆蟲。
難點:各種昆蟲形象的設計。
三、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昆蟲圖片、彩色紙、剪刀、膠水、繪畫材料(油畫棒水彩筆)。
(教師)昆蟲圖片,示范紙張。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表達感受。
(1)課前請把學生收集來的昆蟲圖片貼在教室墻壁上,給學生以充分的視覺感受。
(2)上課請學生對圖片上的小昆蟲進行分類,要求學生說說昆蟲的特點。(天上飛的昆蟲、地上爬的昆蟲、生活在水里的昆蟲)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昆蟲的特點。
2、實物展示,分析理解。
以蝴蝶制作為例,分析外形。
(1)出示蝴蝶標本。
①講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種形狀:三角形、方形、園形、長方形……
②講解形的對稱。
蝴蝶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左右兩邊一模一樣,引出對稱形。
列舉一些對稱的現象。
③分析蝴蝶花紋與顏色。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蝴蝶花紋的特點和色彩特點。
3、制作方法,加強體驗。
(1)創設問題。
①你認為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呢?
②學生自由討論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據自己小組的材料大膽設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2)教師示范制作蝴蝶。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紙,按教科書第25頁上面的圖解進行折疊。
②教科書第24頁下方蝴蝶圖例,把折疊好的紙張用紙條中間扎緊作為翅膀。
③把紙卷成筒狀作為蝴蝶的身體,并和翅膀粘合。
④用碎紙或水彩筆進行圖案裝飾。
4、欣賞其它紙制昆蟲,拓展思路。
欣賞教科書第24、第25頁的作品,談談還有那些折疊及裝飾方法。
5、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要求:
(1)程度一般學生:要求選擇同一種昆蟲,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完成兩件作品。
(2)程度高的學生:要求選擇同一兩昆蟲,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完成四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