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燈籠排排隊》教學反思
“燈籠排排隊”這是一節有關排序的數學活動,其目標是:1.學習按大小、形狀、顏色排列物體順序。2.通過觀察與比較,提高判斷與推理能力。其中重難點定位為目標1。課前根據教學內容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開始我就用情景導入,“小朋友們都過過元宵節,今天老師在帶你們去逛一下”,在背景圖中讓幼兒發現有序的排列,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他們很快發現燈籠是按一個圓燈籠一個花燈籠完整排列的一排燈籠。
第二個環節我出示了一排一個大兩個小排列的燈籠(abb)和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綠排列的燈籠(abc)這是兩排排列不完整的燈籠,需要填充完整。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也很快掌握了它們的排列順序。
最后一個環節是幼兒操作排序,制作燈籠,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每組投放了不同難度的操作材料。
課后對于這節活動進行一下簡單反思,我覺得整個活動下來還是比較流暢,孩子們掌握的也比較好,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在做做玩玩中輕松習得掌握知識技能。枯燥的數學活動通過情景化教學使得整個課堂氛圍輕松有趣,孩子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
整個活動分三個環節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節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去發現圖形排隊是有規律的。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圖形排隊的基本特征。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第二個環節讓幼兒在發現規律的基礎上采用啟發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并概括圖形的排列特征。讓幼兒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律排序的樂趣,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在活動中還設置一些分難易層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中班的孩子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已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顏色、形狀等,能了解不同物體的屬性、發現其明顯的差異性,也能感受到有關規律的經驗。本次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通過創設情景、教學用具、操作材料的多方位對話,引導幼兒學習、觀察、比較,使其體驗更深入、規范、條理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數學的規律美。
課后我將會和組內其她老師一起分享、探討、交流讓自己能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