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孩子的任性
耳邊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老師,我的孩子很任性,脾氣犟怎么辦呀?”確實現在孩子大多數是獨身子女,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再加上現在大多數孩子是老人帶的,隔代教育一般都是慣著他,對孩子百依百順,造成孩子的任性倔強性格。以下記錄的是我班個別幼兒的一些行為表現。
觀察描述:
3月17日:
涵涵是我班的一位比較霸道、任性的孩子,上午吃餐點時,我在每個小朋友的盆子里分了一塊餅干,剛分好就聽到一個小朋友在叫“我的,是我的。”我一轉身,只見涵涵手里拿了兩塊餅干。我一看就明白了,肯定是涵涵搶了小恒的餅干,我讓他還給小恒,他不答應。當時我沒滿足他的要求,把那塊不屬于他的餅干還是還給了小恒,于是他開始哭,哭了一陣兒不哭了,我又給了他一塊餅干,并對他說“你要要,你跟老師說,不能去搶知道嗎?他答應了。
觀察分析:
涵涵父母由于工作忙的原因,無暇顧及孩子,經常有他奶奶帶,從他奶奶口中了解到,他說涵涵非常任性,有時發起脾氣來恨不得有個洞轉下去,平時奶奶經常打罵他,孩子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總是以武力來解決。家長的教養方式直接關系著孩子的性格形成。孩子非常聰明,其實不管怎樣的孩子,他的任性是有目的的,當他的目的得不到滿足時,漸漸地他的心情也會平息了。則反之如果他的任性得到了第一次滿足,他還會有第二次,慢慢地他就會形成了習慣。所以我覺得面對孩子的任性,有時冷處理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你當作沒看到,漸漸地他看到你不理他,他自己也會轉移注意,就像吃餅干,你不理他了他也就這樣,等他心情平息之后,再跟他講道理,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觀察描述:
3月18日:
又到了中午看書的時間了,堯堯在認真的看“軍事武器” 書,涵涵看見堯堯的書本上有槍。他的嘴里一邊念叨著說“槍槍”一邊一把搶過了書,堯堯看到自己的書被涵涵搶了,他也不甘示弱,于是兩人就為了書本的事情爭了起來。
觀察分析:
托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思維的發展比語言更快,有些事情他們能明白,但不會表達,所以與同伴一遇到矛盾就用武力或者通過搶來解決。如果涵涵會說:“借我看一下好嗎?可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平時要多教給幼兒一些交往的技巧,讓他們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懂得最基本的一些禮貌用語。
觀察記錄:
3月19日
上午的第二個活動時,為了與孩子拉近距離,使孩子愿意親近老師,于是我跟幼兒說:“老師想抱抱坐得好的小朋友”聽到 磊磊在說:“老師抱我,老師抱我“我下意識的提醒他要舉手說。我抱了一次磊磊也抱了其他孩子,當然有的孩子沒抱到。磊磊又開始喊了“老師抱我,老師抱我”考慮到磊磊前陣子有時要哭,現在不哭了,所以又給了他多抱一次。結果抱完了他還是要讓老師繼續抱他,我沒滿足他的要求,因為還有好幾個孩子沒抱到,結果他又哭了。
觀察分析:
這又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典型,孩子在家里也是這樣,孩子說什么,父母總能辦到,孩子已經習慣了以他為中心。所以到了幼兒園他還是表現出以他為中心的樣子,以為自己的要求總會得到老師的允許,一旦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大哭大鬧。所以我們平時在教育孩子時應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比如在與同伴玩玩具時,學會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玩,吃東西時自覺地與大家一起分享,讓他也體會別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