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小兔子開鋪子》活動反思
《小兔子開鋪子》這首兒歌的特色之一是每句末尾都以“子”字押韻,讀來朗朗上口;特色之二是語句根據物品數量多少進行有序排列,便于孩子記憶朗誦;特色之三是量詞不斷變化,有助于豐富中班孩子的語匯,因此非常適宜中班語言教育活動的使用。
活動開始,一開始我出示圖片小白兔說:“今天小白兔的鋪子開張啦,請我們小朋友參觀啦!你們想去嗎?”小朋友們大聲說:“想去。”這時我聽見趙家偉小聲嘀咕:“褲子開張啦!”隨即,我問大家你們知道什么是“鋪子”嗎?有的說“鋪子就是鋪在床上的被子”,有的說是“褲子”。哈哈課前我就想到孩子對此類詞語的不理解,結果還真的鬧笑話了。為了幫助幼兒理解鋪子的實際意義,我在課前從網上下載了一些鋪子的圖片讓幼兒來看了一下,我告訴小朋友:鋪子就是比超市小一些,像商店一樣,里面也有很多東西的地方,孩子們也明白了。
接下去,我利用小圖片玩填詞游戲,把桌子、椅子、襪子、瓶子、帽子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引導孩子玩填詞游戲。我根據兒歌內容把1-5的數字卡和圖片對應排列起來時,孩子們通過直觀的事物很快的理解并掌握。幼兒理解兒歌后,我把數字卡和圖片弄亂,請能力弱的幼兒上來重新排列,這樣幼兒在配對數字的時候,還需要記住物品的順序,孩子的記憶力和傾聽能力都有所鍛煉。整個活動下來,幼兒對兒歌中的量詞已經了解,但我想,對于兒歌之外的量詞,幼兒肯定還不了解,于是我們又進行了創編游戲,在這個編環節,我先讓幼兒和好朋友討論最后一個字帶“子”的物品。孩子也說出了很多:西瓜子、小褲子、小包子、小鞋子等等,這個時候孩子們的量詞變得豐富了,雖然還有填錯的,但經過我的糾正,孩子們已經能夠知道褲子用一條表示,鞋子用一雙表示,蘋果用一只表示,小朋友用一個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繼續糾正和豐富幼兒的量詞,相信在以后的活動中能夠體驗到“填詞游戲”的快樂。
整個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總覺得課堂里少了份活潑,如果在活動能加入小游戲“買東西”,幼兒只有正確使用量詞才能買到東西,我想這樣會更好地激發了幼兒的參與興趣。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師不只是要備教案,還要備學生,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斟酌每一個教學環節后預想的教學后果,讓幼兒更好地學習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