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幼兒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我們作為幼兒教師必須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才能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展。
那么,學前班的安全教育該如何進行呢?
一、環境教育法。通過淺顯易懂的環境創設讓孩子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識,通過有趣的圖片、漫畫、標志符號、照片等布置安全墻飾或宣傳欄,讓孩子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二、活動體驗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體驗安全防護技能,在活動中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趣味游戲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向幼兒訓練安全自救的技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自救技能訓練。
四、日常滲透法。通過一日生活常規中的各個環節滲透安全教育的方法,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應該成為安全的教育員,時時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五、隨機教育法。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抓住幼兒生活中瞬間的偶發事件進行隨機安全教育,也不失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
六、家園互動法。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單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園合力,家長的密切配合,強化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
除此之外,還要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應選擇啟發誘導、榜樣教育為主的教育方式,教給幼兒初淺的自我保護意識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幼兒的安全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電安全”“玩具安全”“用火安全”“用藥安全”“身心健康安全”等等。幼兒的安全教育有待在日常活動中不斷探索,通過多種途徑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因此,在關注和保護孩子的同時,更重要的應該是教給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