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東西彎又彎》教學反思
本節語言活動主要通過欣賞問答歌、學念問答歌、和創編對對歌三個環節來實現:通過有韻律感的問答聯想彎曲的事物和嘗試將彎的物體編入問答歌,體驗創編的樂趣兩個教學目標。幼兒對本節活動非常很感興趣,因為活動內容貼近一幼兒的生活,是一首民謠,用對答的方式,來表現一些彎彎的東西極其所處的位置。
活動的開展和備課中的預想出入不多,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有以下幾個靚點。
一、以欣賞掛圖設問的方式導入主題,幼兒注意力集中。
由于掛圖中分別畫著月亮、牛、一個人的臉和柳樹,似乎毫不相干,幼兒看完掛圖后覺得很疑惑,這時我給幼兒設問,再有表情的讀了這首和掛圖相關的對對歌一遍,幼兒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二、整節課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開展教學,幼兒積極性高。
中班幼兒有一定的集體榮譽感,幼兒會為集體而“戰”,在教學的每個環節都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進行,最后累計所得星星的數量最高組為贏,特別是最枯燥的學念問答對對歌的環節,幼兒在比賽中很投入,絲毫看不出幼兒的倦怠,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創編環節競爭激烈句子多。
平時我們在完成創編時,都會加上嘗試二字,用來放松這個環節,因為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相聯系,缺乏穩定性。我請幼兒先小組討論幾分鐘,然后發言。每組幼兒說出一個創編符合要求的小組的到星星獎勵,幼兒創編了許多,例如有:什么東西彎彎在水果攤?香蕉、西瓜什么彎彎在天上?彩虹彎彎在天上,什么彎彎在水里?小船彎彎在水里等等。很多答案超出了我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