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人的巧克力豆》反思
本活動以巧克力豆誘惑孩子開始,意圖通過幼兒體驗“饞”的感受,引導幼兒克制誘惑,體驗延遲滿足帶來的收獲,從而初步建立幼兒自我控制意識。 活動環節清晰、簡單,分四步驟:⒈巧克力豆引誘小朋友,體驗饞的感覺。⒉了解、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⒊經驗遷移。⒋發放禮物,進一步鞏固自我控制意識。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認為前半部分進行得比較好,很流暢,師幼互動良好。小朋友體驗了饞的感覺,并愿意忍住饞給兔奶奶送巧克力豆。當我對幼兒提出要求:每位寶寶都可以拿一顆。拿到后你可以吃掉它,也可以不吃。如果你不吃的話,等一會兒就再送給你一顆,可如果你吃掉了,就不能再送給你了。幾個幼兒聽后豆紛紛表示我不吃。可是在拿到巧克力豆后,很多孩子就忍不住誘惑立馬吃掉了,包括那些說不吃的小朋友。我問沒有吃掉的小朋友為什么不吃?我內心預設的答案是“因為我想得到第二顆巧克力豆。”但實際幼兒回答的是“我不饞。”那時我有點懵,以為孩子不喜歡吃巧克力豆,所以不饞。其實,幼兒回答不饞的時候,他已經忍住了饞,達成了教育目標。老師可以回應說:“哦,寶寶你不饞,克制住了巧克力豆的誘惑。真棒!”這樣一來,順理成章接應了孩子的話,表揚了克制誘惑的寶寶,也讓那些吃掉巧克力豆的孩子看到別人延遲滿足帶來的收獲。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還有個失誤。就是沒讓那些忍住誘惑的寶寶吃巧克力豆。結果那些寶寶就將巧克力豆一直拿到下課,影響到了幼兒體驗收獲的快樂。因為之前沒有接應好幼兒的回答,使得后面的教學環節受到影響。這次的經驗告訴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更淡定,緊扣活動目標靈活應對幼兒的回答,提高教育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