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汽車總動員”反思
角色游戲“汽車總動員”是子課題《角色游戲中幼兒社會性秩序感養成之實踐研究》中的一個區域活動,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第一次游戲:“老師,他們在打架!” 角色游戲作為一種通過幼兒模仿、想像、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形式,它的突出特征是社會性。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步提高,生活質量也不斷攀升,擁有汽車成了家庭較普遍的需求,汽車也成了孩子們關注的焦點,可以說,孩子們選擇和設置有關汽車的角色游戲區,滿足了內在的需要和興趣。但是,游戲開展過程中,一番熱熱鬧鬧的叫賣和相互之間的介紹與詢問之后,孩子們拿著買到的小汽車玩了起來,活動區內的交流漸漸趨于平靜,最后,銷售員也加入行列,與顧客玩起了汽車大戰。有幼兒向老師匯報:“老師,他們在打架!” 原因分析:不可操作的材料、簡單的情節、有趣的玩具汽車等是孩子們注意力轉移、導致角色游戲不成功、角色意識不明確的原因。 原來,為了布置游戲區,幼兒從家中帶來了許多精美的仿真小汽車,有些甚至非常高檔。他們的注意力被這些汽車吸引過去,于是出現了幼兒放棄角色職責玩小汽車的一幕。改進建議: 1.事先熟悉材料,減少玩具的新鮮感。安排專門的時間讓幼兒玩一玩小汽車,減少他們對玩具小汽車的新鮮感,同時增加小汽車的數量和種類,以立體紙工汽車、積木汽車、可拆卸的玩具汽車為主。 2.根據角色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來調整和增加游戲材料的操作性。請幼兒想一想汽車買回去后還需要做些什么。如有幼兒說汽車需要裝潢、需要領證、需要保險……可以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共同決定開一個汽車裝潢公司,在汽車上進行裝飾,這樣可以增加汽車的可操作性,讓游戲充滿樂趣。第二次游戲:他等得有點著急 經過一次修改,活動區內增設了規范的收銀區、裝潢店。銷售區與其他兩個區都進行了有意識的劃分,游戲材料也進行了改進。游戲中角色之間的語言交流也變得豐富起來,出現了這樣的對話:問:你的車有什么優點?答:車內空間較大,而且不耗油。問:你們搞不搞活動?答:原價25元,現在活動期間賣給你10元吧……問:我想給我的小汽車裝潢一下。答:你想用什么材料?選什么顏色?……就這樣,幼兒選好汽車就去刷卡付款,買好汽車就去裝潢,沒有出現汽車大戰。游戲情節的豐富和發展促進了角色之間的交流,幫助幼兒明確角色職責,使他們在通過模仿成人行為的過程來了解買賣過程中的規則和秩序。 然而,新的問題出現了:樂樂今天做的是顧客,他買好了汽車去裝潢,連續去了三次,每次去,工作人員都說:“等一等,這一輛我還沒有裝潢好呢。”樂樂只能在裝潢店周圍轉來轉去,又不能自己動手裝飾,只能焦急地等待,嘴里不停地說:“怎么還沒有裝潢好啊?怎么還沒有輪到我啊?”其他的顧客因為“買車”早,可以邊看著工人給自己的車裝潢邊提建議,可是樂樂等了好久都沒有排上隊,他等得有點著急,抱著汽車無所事事。 在裝潢店幼兒消極等待的時間太長,無法滿足幼兒合作與交往的需要,會削弱游戲興趣,影響幼兒游戲時的愉悅情緒。原因分析: 裝潢店的規模太小,只有兩位工作人員,忙不過來。由于幼兒對裝潢店游戲材料的使用方法不夠熟練,如有的幼兒在即時貼上蘸漿糊往小汽車上貼,所以裝潢速度偏慢。再加上裝潢店沒有專門接待顧客的員工,沒有創設一個交往的環境,延長了等待的時間,冷落了等待的顧客。改進建議: 1.適量增加游戲角色,創造交往環境。如可以增加接待人員,有禮貌地接待顧客,安排座位,倒杯開水等。 2.增加游戲材料的種類,增大幼兒裝飾材料的選擇范圍。這次游戲裝潢材料有即時貼、彩紙等,下次可以增加印染好的作品,或廢舊圖書等。 3.增加游戲的區域,豐富游戲內容。如可以增設試車區。通過與幼兒一起討論、制作畫有交通標志的試車板的過程,引導幼兒增設游戲區,豐富游戲內容。如此,幼兒在裝潢車輛之前可以先試車,一方面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熟悉了交通秩序,同時又可以減少消極等待。 以上是角色游戲“汽車總動員”目前的游戲情況,這是我們第一次將角色游戲和秩序感相聯系展開研究,正經歷著一個從茫然無措到思路清晰的過程。期望經過改進后,第三次游戲能日漸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