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學編兒歌
雖然前一天晚上在家就琢磨過今天的課,早晨到班里還是把教案拿出來看了一下教學目標,沒什么特別難的,就是讓孩子體驗編兒歌的快樂,掌握簡單的句式對稱。
我覺得今天的課并不難,因為怕他們注意力不集中,我事先并沒有把《快樂家園》發給他們,而是讓他們猜猜我說的是什么動物,這些內容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超級簡單。熟悉了小動物的外貌和習性,我開始說兒歌了:“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我覺得這個兒歌很別扭,特別是句子中的“哪個”,不但不親切,而且在音調節奏上很是拗口,不如直接換成“是誰”更明白清晰,也有利于孩子們對上下面的句子。課上并沒有改,還是用了人家教材上的字眼,孩子們一開始聽的有點傻,于是我示范到:“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我開始為孩子們講解對句子的方法,在這方面我犯了一個錯誤,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純灌輸的,并沒有起到讓孩子們在探索中學習的效果,所以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會很高,正確的方法是讓他們跟我一起把這兩個句子說一遍,然后我不斷地將下面的內容說出來,讓他們在聽與跟讀中體驗句子的對式與結構,這要比教師的講解重要的多。當然的,我的講解并沒有起太大的作用,孩子們很迷茫要干什么,盡管我把兩個句子對比其來說,并告訴他們要怎么替換詞語,他們還是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有幾個一貫表現不錯的孩子還能跟著我說出來,但也都是那些各方面能力發展比較快的孩子。我將十組對句說完之后,突然意識到,是不是因為孩子們沒有形象的憑借,腦子里沒有這些小動物,所以很難對上來下一句呢?于是我發了《快樂家園》,請幼兒一邊看著上面的小動物圖案一邊對我的句子,果然效果好了一些。緊接著我強調了對句子的方法和特點,并分別由男女生輪換著說上下句,雖然有些孩子能準確地對出所有的句子,但我一遍遍的重復對句還是讓一些不喜歡語言活動的孩子感覺有點不耐煩,于是我又說了幾個書上沒有的小動物,當然注意到了押韻的問題,但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們講述押韻的事情,所以干脆就沒有講,說了小老鼠和小兔子押到了韻腳,又說了小馬并沒有押韻,孩子們似乎聽出了什么,霎那間感覺有什么不對勁,我并沒有緊抓這個契機講述韻的問題,因為沒法講,也講不通,他們都還沒有學會全部的拼音字母,所以,做到讓他們感知就足夠了。最后,我們又一起把這個對句式兒歌一起說了一遍,在我以去廁所解小便為誘惑物的辦法下,每桌的小朋友都很認真的說兒歌,雖然還有不熟的,但我想通過接下來幾天飯前的安靜活動,可以逐漸把這個兒歌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并通過不同動物的變化,讓幼兒慢慢掌握對句的方法。雖然今天這個活動上的不怎么好,也可以說不徹底,但還是比以前有進步的,畢竟孩子們還是學到了一些東西的!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