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彩色的雨滴》教學反思
一、選材新。這個“材”既是作畫題材的選取,又是作畫材料的選擇。繪畫是幼兒抒發自己想法、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雖然小班孩子的畫帶有很多的隨意性,常被認為是亂涂亂畫,但并不妨礙他們“創作”,而且他們非常愿意嘗試各種形式的作畫,只要給他們一個合適的環境,他們的創作熱情就會非常高。因此,在以涂色為主要內容的小班美術課中,顏料這種新鮮的繪畫材料的出現,手指點畫這種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創作形式,都大大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們的參與興趣濃厚,個個爭先恐后,躍躍欲試。
二、趣味濃。在導入活動中,音樂游戲《大雨小雨》的結合,調動了每個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身臨其境的情緒,并引起小朋友游戲的興趣。接著在音樂聲中示范操作,并請小朋友跟著音樂節奏空手練習,幫助小朋友掌握點、提的動作。最后,孩子們在“雨聲”音樂伴奏下作畫,在“下雨”氛圍中盡情地表現對下雨的感受。整個活動小朋友在音樂中完成圖畫,到最后欣賞中,小朋友很高興,紛紛在說:“我的雨好漂亮。”
三、方法新。小班幼兒的年齡小,過多的強調操作要求可能效果并不明顯。如何讓幼兒掌握點、提的方法,如何讓幼兒知道顏料的使用注意點,在活動中,我盡量使用了兒歌化的簡練語言進行指導。如:對手指蘸取顏料方法的介紹,“小小手指來喝水,喝完邊上停一停”;對繪畫方法的學習,“小雨滴,點一點,提一提”。由于采用簡單的語言,不但增強幼兒繪畫活動的興趣,而且把注意點蘊涵其中,幫助幼兒掌握方法。幼兒邊饒有興趣地念著兒歌邊創作,更加能夠熟練掌握。
四、評價弱。在這節課中,最后的評價環節,我還是采用傳統的提問方式:“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對于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這樣的問題讓他們無從說起,表達能力強的孩子說“因為很漂亮”,而有的孩子索性就說“我喜歡”。即使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審美眼光,可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相對滯后,也會讓他們覺得“沒什么好說的”。美術作品的評價既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又要為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服務。在以后美術作品評價時,可以探索嘗試不同的切入面,讓孩子不至于無話可說了。當然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更好的辦法還需要不斷地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