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呀真高興》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藝術活動要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理解和欣賞,讓幼兒樂于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認識你呀真高興》是一個非常有意識的音樂活動,既有輪唱這種幼兒較少接觸的歌唱形式,又能促進幼兒間的交往。由于是第一次活動,我將活動的重點放在學唱歌曲以及熟悉好朋友見面輪流友好的介紹自己上。歌曲的表演以及邀請舞作為延伸活動后續開展。
由于個人原因,對于小朋友來說,我是一個中班剛開始接觸他們的新老師,甚至有的孩子還不知道我是什么老師,抓住這個機會,我在活動的開場先來了一個自我介紹:這學期我成了你們的新老師,認識了你們這些小寶貝,我覺得真高興。我先來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沈老師,認識你呀真高興!接著引導幼兒也用我叫,認識你呀真高興的句式來介紹自己。幼兒非常自然地接受了這樣的自我介紹方式。
為了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我用歌詞進行了提問:你呀我呀我們是一對好朋友,好朋友見面可以怎么表達自己的喜悅?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很多,但是沒有一個小朋友說到親一親,因此,我只好自己提出還可以親一親,接著將歌曲引入。由于小朋友心中已經有了自己心目中對好朋友表達友好的方式,每次唱到“拉拉手呀親一親呀轉個圈笑哈哈”時,小朋友反而沒有了聲音。原本想先給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滿足幼兒的表達欲望,在自由的氛圍中學會歌曲,但是在初次接觸歌曲的時候,幼兒對于歌曲還不熟悉,又不具備自己創編歌詞的能力,反而給歌曲學習帶來了障礙。于是立刻改變策略,讓幼兒先熟悉歌曲中好朋友表達友好的方式,在活動最后再提出“還有什么方式可以表達好朋友見面的喜悅?”,小朋友提出的問好方式在后續活動中編進歌詞。
在輪唱“我叫,認識你呀真高興”這句時,我們先以師生對唱的方式進行,接著進行了男孩女孩以及單獨兩個小朋友的生生對唱,生生對唱時,我一直提醒幼兒先商量好誰先唱誰后唱,但是還是有部分幼兒園不知道怎么商量。這種友好協商、平等合作的方式除了口頭提醒,也許教師在一開始的師生合作中進行潛移默化的示范,效果會更理想。
尊重和理解孩子是教學活動成功的基礎,而成功的教學活動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尊重和理解需要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相對愉悅和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歌曲,也熟悉了輪唱的方式,我想如果下次再進行類似的活動,對于尊重和理解孩子,我會有更進一步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