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活動《風鈴叮當》反思
近期在班級開展了一次主題活動內的美術活動——《風鈴叮當》。原有教案的基本流程為:出示自制風鈴——介紹掛牌——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按照掛牌提示穿材料——展示風鈴。本次活動的難點在于“掛牌”的設置,“掛牌”的要求就是讓幼兒按照預設的內容決定風鈴的懸掛物和數量。㈠存在問題⒈活動設計 本次活動有兩個要求一個是穿,另一個則是按照圖示穿(數量和種類)。首先對于小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看著圖示穿存在一定的難度,并且還要根據圖示物品的數量決定穿幾個。幾個量集合在一張小小的“掛牌”上,對于幼兒來說比較困難。⒉活動準備 本次活動準備的材料比價多,因此老師在前期的收集工作是很重要的,材料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幼兒完成本次活動的操作要求。⒊美術活動的目的 本次美術活動的目標是嘗試用兩種材料串聯組合的方法制作風鈴,根據目標可以把本次活動定義為手工活動,只是在手工的基礎上滲透了規律排列。㈡活動實施 小班學習活動時間較短15分鐘,因此縮短前后導入講評的時間,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設計、制作。在活動中,我省去了“掛牌”的提示作用,直接出示一個隔一個和一個隔兩個的風鈴,讓幼兒觀察和講述其中的規律,隨后讓幼兒親自制作,有一部分孩子還是喜歡憑借自己的經驗去裝飾風鈴懸掛下來的鞋帶,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按照一個隔一個制作。㈢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把“掛牌”省略,直接出示兩種穿的規律顯得幼兒主動學習的成分較少,教師掌控的成分較多,建議在后期區域游戲中可以將“掛牌”投放進去,便于教師的指導和幼兒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