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了》教學反思(精選3篇)
《我長大了》教學反思 篇1
教學本課我力求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學會做人!蓖瑫r也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能看到自己入學后一年的成長和變化,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通過發現自己身上細微的變化,讓學生為自己的成長而感到快樂。學會關心他人,做一個懂事的好學生、好孩子。教學設計的幾個版塊各自獨立,又層層遞進,每個活動都給了學生充分的空間,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從而順利的到達活動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伊始,通過歡快的歌曲——《上學歌》,把學生帶到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回憶上學前的自己,無形中形成了一個對比,為后邊的教學做了一個鋪墊。讓學生把課前收集反映自己長大的物品或照片等。如:小時候衣服、帽子、鞋,現在都不能穿了,說明“我”長大了,從而很順利的導入本課。不但身體上發生了變化,在思想和行動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感性到理性、從形象到抽象的認知過程,真正讓孩子感受到長大快樂和自豪感。第一部分在學校要做一個“好學生”和第二部分在家要做一個“好孩子”。通過幾個圖片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學習和生活,認識自己的成長,知道尊敬父母和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等也是長大了的表現。第三部分“做一做”,更盡一步讓學生用表格的形式對照自己一年的變化具體認識,學生通過填表格看看自己一年的,變化,可以使學生的自信得到提升。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運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做游戲——“故事接龍”,讓學生尋找自己變化的足跡,并把自己的變化接受個同學們!跋氲健弊约旱淖兓,并且“說出”自己的變化,體驗到自己的成長而高興,樹立起快樂成長的信心。教學中能夠抓住學生的細微變化讓他們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如: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句子沒有說完整,在同學的幫助和老師的指導下,能夠重新把句子說完整,這也是進步,是長大的表現,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能在這個時候及時的指導和肯定學生的進步,讓他感受到成長就在點滴的小事上。但是,學生的積極性調整上還有待提高,學生的發言面不廣,有好多學生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學生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后應在這方面多加鍛煉和提高。
《我長大了》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程序上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活動程序,整個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操作表現來完成。
在導入部分開門見山,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在自由探索這個環節里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小朋友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討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相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體現。
幼兒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引導幼兒觀看兒童生長的不同時期的圖片、照片,幫助幼兒認識自己是怎樣長大的?讓他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情感,目標三得到了體現。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了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幼兒進行操作活動。第一次操作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第二次操作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或是在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貼在樹上。
不足之處:在活動最后,應該增加一個分享快樂的環節,這也是活動的延伸!毒V要》指出“為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目標二才能得以體現。
其次,原計劃有一個展示自己的環節,讓幼兒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幼兒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并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在備課過程中考慮到時間關系就舍棄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在說課稿的設計指導思想中沒有及時更正,反映出說課稿和教案不符現象。
第三,在教案中有兩個失誤地方:導入部分,原計劃提問幼兒“請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改為后來開門見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衣服、鞋子,請小朋友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兩個導入環節都出現在教案上,另一個在準備過程中的空間準備應該是把桌子排成“同”字形位置,針對以上兩處失誤將及時更正。
《我長大了》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程序上采用環環相扣的組織活動的程序。
“我長大了” 這個主題是很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的,對于培養幼兒的獨立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這學期孩子們剛升入中班,且當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長輩們都是圍繞著一個孩子在轉,祖父母輩的老人更是溺愛有加,無疑養成了大多數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而這個主題活動的展開,對于幼兒的成長有很大的裨益,讓幼兒在通過自己觀察、發現、講述、總結等一系列活動中來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許多事情了。
開學沒多久,孩子們暑假在家待了很長時間,剛剛來到學校的時候對各方面還不適應,上課也很沒有耐心,但是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身體的變化,心智、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所以我用故事、表演等形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了力。
由于孩子們缺少應有自主鍛煉,孩子們對家的眷戀、對家人的依依之情顯得尤為突出。這個”我長大了”的主題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因此我們希望在這個主題活動里讓孩子們獨立起來。
在活動中,幼兒的表現都出色,很多幼兒很樂意告訴我們自己的好朋友是誰,自己喜歡什么,由于這個年紀的孩子交往能力大都不是很強,常常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沒有和其他的孩子們打成一片,所以基于這一點,在整個主題中我們利用這個主題的資源為幼兒創設一個讓幼兒交流的機會和環境,讓孩子們可以多和其他人好好地玩,好好的溝通。
整個活動在老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地完成了。但在活動中也讓我頗有感觸的:
1.通過此次主題活動,增進了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幼兒之間吵鬧、打架的現象明顯減少了,班級氣氛也和諧多了。
2.班里幼兒的各種能力主動與同伴交流,也愿意與朋友合作,但也有個別幼兒不善于與人交往,即使明知道自己做了不應該做的事也不愿意說對不起,需要好好的引導。
3.我感覺孩子們在生動有趣的游戲中能基本完成目標,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心游戲。在活動中幼兒為自己升中班而感到快樂和自豪。同時也展露出對自己升中班感到好奇、向往和關愛,在活動中盡情釋放感受到的快樂、自信、才才華和熱情。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我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的主題區域環境和游戲的材料,在后面的活動中,我發現一有一部分的孩子積極性很高,他們很喜歡參與一些新的游戲,在新的挑戰中收獲快樂,增長知識,提升能力。同時也有不少的小朋友比較的膽小和保守。但我相信,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很棒的,也要給他們予以肯定。
主題活動的順利完成,證明了孩子們是真的長大了,我由衷地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