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菊花》教學反思(精選3篇)
《美麗的菊花》教學反思 篇1
菊花是秋天具有代表性的花,在小班認識秋天、了解秋天的特征和秋天的花卉時,一般都會選擇菊花來讓幼兒認識。因此在“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中我們便開設了《美麗的菊花》這樣一個科學活動。
原教案中是通過讓幼兒觀賞園內的各種花卉來導入主題,引發幼兒興趣的。鑒于我園現在這個季節沒有所需的菊花,所以我們便用談話導入進行了替換。通過教師的提問和講述直接點出有一種花喜歡在秋天開放,不僅開門見山,而且順其自然。
環節二中由于沒有找到原先設定好的實物菊花來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菊花的外形特征,所以我不得不選擇了讓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菊花圖片來感知菊花。而在缺少了摸一摸和聞一聞這兩個感知環節后,孩子們對于菊花的認識肯定就沒那么全面了。再加上由于我在選擇圖片時更偏重了讓幼兒了解菊花具有多種顏色和多種形態而忽略了菊花的重要組成部分根、莖、葉,特別是外面看得見的莖和葉,所以使得幼兒在活動過后僅僅只是了解到了菊花有各種各樣的外形和顏色,而不知道菊花的莖和葉長什么樣。這是我前期準備的一個失誤和考慮不周之處。
在欣賞完各種各樣美麗的菊花并認識了菊花的基本特征后,為了激發幼兒對菊花的喜愛之情以及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菊花的認識,我還根據兒歌內容制作了一個ppt課件,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內容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快速記住兒歌。最后通過一個開放性的提問引發幼兒思考該如何愛護菊花,并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幼兒的愛菊之情。
回看整個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度似乎并不高。因為活動的重點了解的菊花的重要特征中我漏掉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征。而至于目標一的“愿意參與觀察活動,觀察時專心、認真”這一條也因為老師沒有提供實物菊花供幼兒仔細觀察而顯得有些紙上談兵。但是我也不否認孩子們在觀看菊花圖片時還是非常認真、仔細且具有想象力的。在被老師問道“菊花像什么”時,他們能說出“像饅頭”、“像媽媽的卷頭發”、“像刺猬”、“像棉花糖”等各種答案,從而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我還發現在活動中幼兒似乎被教師牢牢地控制著,未能體現出學習的主體性。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總是教師在提問?為何不鼓勵幼兒發現菊花其他的秘密?如果我們能給幼兒提供幾盆真實的菊花供幼兒盡情的觀察,是否就可以鼓勵他們在看一看中自己提出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整理出有價值、能促進發展的興趣點,從而教師再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究、發現、交流、討論,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在開放和充滿質疑的情境中學習,在不斷體驗探索中感受成功和樂趣。
最后想說的是,這種類似的科學活動我們還需要充分的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在活動前能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們去公園、社區等有菊花的地方看菊、賞菊,幫助幼兒了解更多有關菊花的事情。家里有菊花的我們也可以像他們借用幾天供幼兒觀察、欣賞。而本次活動在家園合作方面我顯然也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美麗的菊花》教學反思 篇2
修改理由:鑒于幼兒的興趣需要,將科學活動修改為一個半日活動,增加后半個活動“用棉簽畫菊花”,變單為雙,加深幼兒對菊花的認識。
活動反思:
一、分組操作,利于面對面的指導。
因為要用到顏料,寶寶們又是第一次接觸,所以還是需要老師手把手的指導,因此操作時我們分七組開展,一組一組輪流進行,有利于老師對寶寶實施面對面的指導,確保作品的良好質量,沒有出現顏料亂涂在外的現象。
二、材料多樣,避免消極的等待。
在分組操作的時候,老師同時面對的只有個別小組,那另外的幾組幼兒做什么呢?當然不能空坐著,老師提供了各種菊花的圖片以及橡皮泥,引導幼兒邊觀察菊花的外形特征邊用橡皮泥制作菊花,這樣的安排既避免了幼兒消極的等待,也鞏固了幼兒對菊花特點的認識。
三、全屏展示,體驗成功的喜悅。
最后將幼兒的作品“全屏展示”,包括棉簽畫和泥塑作品,一一展示在寶寶面前,引導他們在欣賞七彩菊花的同時體驗那份成功的滿足與喜悅,萌發下次創作的欲望與激情。
另外,整個活動中我們二位老師和一位生活老師是同時參與的,三人分工看護指導,為活動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麗的菊花》教學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菊花的花瓣,嘗試用棉簽繪畫放射狀的花瓣。
2、掌握使用棉簽畫的方法。
3、將用過的棉簽放回到顏料盤子里,保持干凈整齊。
活動準備 :
1、帶領幼兒觀察過菊花,幼兒會用語言講述菊花的外形特征。
2、范例一份,
3、各色顏料和棉簽等人手一份。
4、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
1、進行有關菊花的談話活動,回憶菊花的外形特征。
——教師:秋天來了,美麗的菊花開放了,小朋友看見過菊花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菊花有長長的花莖,有綠色的大大的葉子,花開在最頂端,有花芯,還有花瓣, 許多細細長長的花瓣,像太陽的光芒一樣圍繞著花芯。)
2、教師示范講解繪畫菊花的方法。
——教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個特別的工具來畫菊花呢,請你們看看。 (出示棉簽和顏料。)
——教師示范講解使用棉簽繪畫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繪畫步驟:先畫上細細長長的花莖(用棉簽蘸上綠色從底邊往上畫一條線),在 花莖的兩邊畫上大大的葉子(用綠色的棉簽涂幾片葉子形狀)。畫好了把綠色的 棉簽放回到綠色的顏料盒里,換其他顏色畫菊花的花瓣。可以使用紅色或其他 顏色在花莖的頂端畫放射狀的花瓣,盡量畫上密密的一圈。
3、幼兒自由繪畫,教師進行指導。
——教師交代繪畫內容:剛才老師畫了一朵漂亮的菊花,用什么畫的?先畫了什么? 再畫了什么?用過的棉簽要放到什么地方? 幼兒園里的菊花都開放了,五顏六色 的真漂亮,請你們畫許許多多好看的菊花,把我們的幼兒園打扮得更漂亮!
——幼兒在練習冊上繪畫,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教師鼓勵幼兒將菊花畫大,提 示幼兒“從哪里拿放回哪里去”的繪畫規則。鼓勵幼兒進行多次練習,將畫面 畫滿。
——評價:誰畫的菊花多,誰畫的菊花大?誰畫的菊花小?誰畫的菊花顏色多?(教 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
小班繪畫活動 《美麗的菊花》教學活動反思
秋風來了,帶來了豐碩的果實,也帶來了秋天的花兒朵朵 。 上周五 我 通知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小朋友觀賞菊花。我也拍了些紅谷灘菊花展的圖片,而且有些小朋友帶來了菊花的盆景。大家一起欣賞婀娜多姿的菊花,有白色的、黃色的、橘色的……小朋友們滔滔不絕的訴說著自己眼中的菊花。
介紹今天特殊的繪畫工具——棉簽,并示范棉簽繪畫的方法。由于想到小朋友有欣賞過菊花的經驗,所以在展示圖片的過程中,速度很快。由于不想局限了孩子的想象,所以當時我沒示范,而是 注 重幼兒仔細觀察菊花的外部特征。問小朋友觀察的菊花像什么,有的說像毛線,有的說想頭發,有的說像“菊花” 。 所以小朋友畫的菊花形態各異,五顏六色。但有很多小朋友畫出來的菊花呈現出平行線,還有小朋友干脆用顏料涂上厚厚的一層。看不出是菊花,小朋友自己也說想畫可是不會。后來想想原來我當時一股腦想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畫出菊花,而忽略的很多想象的創作也是要建立在技巧上的,于是第二天我簡單介紹畫菊花的基本技術要領。(以一點為中心,向四周畫),所有的小朋友友開始畫出自己心中真正的菊花,有白的、黃的、紅的,有長的、短的、彎的,形態和顏色仍然各異,但大家都能看出這就是秋天美麗的花——菊花。后來我把小朋友畫的菊花展示在《你好,秋天》的主題墻上,家長接小朋友時,小朋友一個個興奮的跟爸爸媽媽說:“瞧!這是我畫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