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愛是開啟幼兒心靈的鑰匙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天職是給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種希望的事業。以大愛的心胸去關愛幼兒,改變觀念,注重表達方式,升華師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熱愛幼兒,強化職業情感,去愛幼兒、去愛教育,讓愛開啟幼兒的心靈。
一、用愛的眼神去鼓勵幼兒,開啟幼兒的心靈。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平臺。孩子能從老師的眼神中得到贊許、信任、鼓勵和肯定,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被喜歡的孩子”、“關注的焦點”,希望老師能多留意自己。我們班有幾個孩子比較膽小,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特別的小。在她們動手、動口時,我總是用溫暖的、期待的目光注視著,鼓勵她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膽進取。即使是小聲的發言,含糊不清的發言,或者是重復別人的講話,我也同樣給予肯定的目光,使她受到鼓舞。對于個別調皮的孩子,如打人的、破壞上課秩序的、破壞游戲規則的、在集體活動時只顧自己玩、或只顧自己講話等等。遇上這種情況我不批評他,只是用眼睛注視她,讓他感到自己做錯了,改變自己的做法,不傷害孩子的自尊。
二、教師的愛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廣義的,是非血緣關系的愛,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愛的詮釋。它源于幼兒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責任感、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時也是教師對幼兒情感的釋放和表達。可以說,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熱愛幼兒是教師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鏡子,是教師價值觀的具體體現。關愛幼兒,也就是關愛自己;是一種珍惜,是一種生命的表達。
師愛,除了是教師的一種道德素質,還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著重體現在教師對愛的理解、對愛的意義的認識。體現了教師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師心靈的凈化與升華。還包括了教師創造愛的環境的能力——讓每個幼兒處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愛的分寸能力恰到好處地傳遞給幼兒;使幼兒在自由自愿的愛的空間里健康成長。
師愛,傾心而為了教育,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充滿激情地愛幼兒,就能贏得幼兒對自己的尊重與愛,從而促使他們樂于接受教導。
三、用母親的擁抱去關愛幼兒,影響幼兒的心靈。
曾經在一本幼教雜志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不要漠視孩子渴求關愛的心。假如你有一個孩子,你會捧在手心里呵護,那么請給孩子一個母親的擁抱。你像母親一樣愛孩子,孩子也會像愛母親那樣愛你。”是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別人的關愛與尊重,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他們真正喜愛的老師。有個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是神圣!”因為這種愛是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我清楚地記得我剛剛帶小班時,孩子們個個哭的跟淚人似的,不肯吃飯,不肯睡覺。我把他們輕輕的抱在懷里,擦干臉上的淚水,告訴他們:老師就是幼兒園里的媽媽,第二天,當孩子流著淚把小手伸向我的懷抱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快樂,我第一次感受到被一個孩子接納是那么的甜蜜、那么的幸福。
四、用一句贊許的語言去激勵幼兒,開啟幼兒的心靈。
“贊許、激勵”,顧名思義就是贊美激發鼓勵。教師的激勵性言語行為,不僅僅包含了對幼兒的表揚、贊美、肯定,更多的是激發幼兒潛能,發揮他們的長處,樹立良好自信,具有樂觀向上的心態。激勵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