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變味的家庭教育
在下午的區域活動時,比較活躍的搶玩具,結果被抓傷了,手臂上出現了好幾道血痕。雖然是不對在先,可是動手還是不對的,簡單的教育了幾句后,更多的時間來教育。她是一個脾氣比較倔的小姑娘,平時在家又被嬌生慣養著,我都沒說什么呢,只是問她動手抓人對不對,她就開始哭了起來,也不回答我的問題。我苦口婆心的給她講了許多道理,告訴她有事情找老師,不能傷到別人,她終于承認自己錯了。我又問她第二個問題,錯了你該說什么?好不容易止住哭聲的她,就這么一問又開始大哭起來,好像我怎么冤枉了她似的。雖然淘氣,雖然是個文靜的女孩,但是老師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公平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最終我還是要求向道歉了。事情處理完后,我及時給爸爸媽 媽發了飛信,簡單的向家長說了事情的經過以及處理的方法,立刻就得到了家長的回復,內容很簡單,只是說“我知道了,沒事。”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晚上是奶奶來接她的,我告訴奶奶說我批評她了,她發脾氣了,還說讓回家自己告訴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也是笑了笑,并沒有說什么。
第二天早上,一走進教室,我就問她,爸爸媽 媽知道這件事情是怎么說的。孩子總是單純的,很天真的告訴我,“我爸說了,要抽他呢,我媽也要抽他呢。”孩子燦爛的笑掛在臉上,而我的笑卻是僵在了臉上,因為我沒想到孩子的父母會這樣告訴孩子。
思考了很久,我終于還是忍耐不住,給所有家長發了一條飛信,內容是:“近來有家長在對幼兒的教育問題上,存在誤區,與幼兒園的教育不一致,影響幼兒的思維與判斷,值得大家關注。面對幼兒出現的錯誤,家長一定要能正確對待,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是非觀念,不要誤導幼兒,使其不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判斷。孩子,出現錯誤是正常的現象,關鍵是如何去面對錯誤,而不是去逃避錯誤和推卸責任。如果從小幼兒就是非顛倒,將來可想而知,所以作為明智的家長,切勿誤導孩子,要讓孩子學會勇于承擔錯誤,知道錯了,才不會再發生。目前大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有溺愛幼兒的現象,請您要引起注意。挫折教育也是幼兒成長的一部分,請您和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引導幼兒朝著正確的方向,更好的發展。”
雖然沒有家長回復什么,但是我相信,或多或少的還是會引起家長的思考,雖然不能改變太多,可是我會盡我努力,引著家長朝著正確的教育方向發展,這也是教師的使命。當然,教育孩子,光靠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資源是不可忽視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家園教育一致,幼兒才會健康向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