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隨筆:改缺點
改 缺 點-----家庭教育隨筆
女兒今年6歲半了,在學校是個既懂事又文靜的乖孩子。可是在家里,平時老愛“貓”在自己的小屋里搞“創(chuàng)作”---畫畫、看書、制作、聽故事等等,可是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任性倔強,身上有了許多小缺點。我起初不信這個邪:一定要治服她。接下來我可要采取措施了,首先來硬的:強制改缺點----嚴詞厲語訓斥過,也曾動粗打過,沒用,我以失敗而告終;來軟的:和風細雨的哄勸,短時間管用,不超過三天就失靈了。
靜下心來冥思苦想了幾天,終于想出了下面的計策:
第一步,思想熏陶:挑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和孩子商量將缺點一一列出來,張貼在屋里顯眼的地方,孩子強烈反對。我就給她講道理:“自古以來,人無完人,有缺點怕什么,改了就是最棒的孩子”。一個好孩子,不怕有缺點,怕的是有了缺點不改,我們家寶寶就是個最最好的孩子。一有機會就一個勁的給她蓋高帽子進行思想熏陶。
第二步,行動滲透:我領孩子出去玩時,有意挑選兩棵樹,問哪一棵樹可長成參天大樹,用來蓋房子、做家具?哪一棵不能?借機引導孩子:你們的成長就像這兩棵樹,成才的那棵大樹之所以能成才,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人們不斷的修剪那些沒用的枝杈,這些沒用的枝杈就相當于你的那些缺點,需要“修剪”改正。否則,營養(yǎng)都供到枝杈里去了,怎么能長成參天大樹?又怎么能用來蓋房子、做家具?
就這樣不斷進行思想熏陶和行動滲透,并適時強化,連哄帶勸,有一天終于商量通了,條件是在每條缺點改了的前面打“√”,否則打“”,最后是缺點全部變成“√”后,要給她買個帶長辮子的芭比娃娃 ,我迫不及待的全部答應其要求,趁熱打鐵馬上草擬“缺點”一攬表:
姓名:___ 時間:___
姓名
缺點內容
改正情況√或
1、早晨不愛吃早飯
2、不能夠主動獨自穿脫衣服
3、吃飯時愛挑食
4、爸爸媽 媽有事時,不能做到自己呆在家里
5、睡覺前后喜歡摸媽 媽的奶
6、不喜歡干家務活
我特意在每一條缺點前加上孩子的“名字”,而且用紅筆寫的大字,然后給孩子“審閱”并讓我讀給她聽,讀完,孩子的臉通紅,又羞又惱地大哭起來。說是第5條不能寫出來,可以自己下決心改,我一看這架勢,順水推舟,去掉第5條;又說紅名字就甭寫了,不好看,我也去掉,這些都是次要的,先滿足她。我說一覽表貼在客廳里,孩子也堅決不同意,邊哭邊說要貼在自己屋中,我為了不讓計劃泡湯,就順勢隨其愿,最終把“缺點”貼在她自己屋中。說真的,這次重點是讓她改第4條,第5條,尤其是第4條,對孩子來說是最難的一條,我們都是上班族,老人不能夠天天呆在兒女身邊看孩子,以前我曾試探過要孩子獨自呆在家里,從未松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