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幼兒遠離“粗話”
幼兒生活的環境,往往會影響到幼兒語言的學習運用。有時候,幼兒喜歡模仿別人說話,說了粗話也不懂是什么意思。當幼兒說粗話的時候,不妨把它當成是一些平凡的字眼,不要給予過分的關注,切忌因此責備幼兒,這樣只會加深他對粗話的印象。因為幼兒一般并不清楚粗話的真實含義,因此無需詳細向他解釋他剛剛說的話如何粗俗,只要告訴他這樣的話會讓大家不喜歡。
班里有的叫浩洋的小男孩,平時養成了說粗話的壞習慣。我心平氣和地問他:“浩洋,說粗話好不好?”他清楚說粗話不好,當他回答“不好”時,我就進一步教育他。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嘗試了解他說粗話的原因,以及想要表達什么,告訴他要發泄這樣的情緒可以用什么字眼來替代粗話。
在幼兒園里,創造文明的環境,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如果發現身邊的環境會讓幼兒接觸到粗話,應努力制止。例如幼兒的其它小伙伴有說粗話的壞毛病,就應當及時制止。你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手段,以防止對幼兒產生影響。如果遇到有人有意教孩子說粗話,應鄭重警告,盡量讓孩子遠離這些環境,否則再純凈的孩子也會被污染。
如果幼兒大一點了,仍有這種說粗話的行為,可以先嘗試“訂立規則”,規定幼兒不能再說粗話,如果犯規就要受到小懲罰。要注意懲罰的度,過度會讓他反感,只要給點懲罰讓他學會反省就好。當幼兒做到時,要及時給予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