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繪畫興趣
摘要:
1. 環境引趣
2. 方法導趣
3. 語言設趣
4. 思維拾趣
5. 鼓勵激趣
繪畫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從小就喜歡亂涂亂畫,把亂涂亂畫作為一種自由的游戲活動。自己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無拘無束。美術活動恰恰符合幼兒的天性它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培養了幼兒表現美的能力,也反映了幼兒的本質,通過美術活動能生動形象的表現客觀事物,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而在繪畫活動中興趣至關重要,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孩子親身經歷,在體驗中感到美術活動給他們帶來的無窮樂趣,才能讓孩子對美術活動感興趣,幼兒有了興趣,才有作畫的愿望,才能更迅速地提高繪畫技能,但如何將幼兒潛在的繪畫興趣挖掘,這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研究和發現,作為幼兒教師,應如何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一、 創設具有美術氣氛的活動空間,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是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前提。幼兒對新事物的興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視覺形象,因此,創設一些讓孩子身臨其境的環境使孩子在活動中更為投入,教師首先的環境的創設者,不僅要為幼兒準備必要的材料,更要營造畫畫的氣氛、環境和氣氛,讓幼兒興致勃勃地開始畫畫。特別是墻飾的裝飾及各個區域的布置都應注意構思的形象變化,畫面內容生動,色彩鮮艷協調,具有童趣。如《小鯉魚歷險記》動畫片中的場景讓孩子感覺就在動畫片中,具有真實感增強了整個活動的趣味性。活動區中的美術角,應作為幼兒寫寫畫畫的平臺,當幼兒拿筆到處亂畫時,簡單的制止不如給他們準備好顏料,紙和筆,任他們盡興涂抹。有了這種氣氛,幼兒隨時地觀察美、欣賞美,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二 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法,調動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一) 從玩和畫的結合中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
古希臘的柏拉圖說:“若把強制與嚴格訓練成為少年做孜孜求學的方式改為引導興趣為主,他們勢必動力噴涌,欲罷不能。”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常常提出“玩”,時時念著“玩”,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孩子在娛樂、玩耍中學習美術知識的技能。教育內容、方法應該多樣化,應該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運用一些趣味的游戲。如畫“花瓶”,老師拿著一個藏有花瓶的口袋,讓孩子閉著眼睛去摸,感覺它形狀及結構,然后由孩子們根據想像去設計這個花瓶來分析花瓶的結構原理,講評設計方案,這節繪畫課就輕松的上完了。讓幼兒在玩中畫,畫中玩,在玩畫中找到樂趣,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這些由目的,由任務又帶了游戲性的繪畫活動,幼兒極感興趣,教學效果也很好。讓幼兒在玩耍中不知不覺,很自然地接受繪畫技能。
(二) 注重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調動幼兒繪畫的積極性
新鮮的生活經驗能激發兒童的創作欲望。有些孩子愛畫相同的形象,始終沒有變化,時間長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這樣會影響繪畫水平的提高,對于這樣的孩子,首先應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這是幫助孩子孩子在藝術天地里成長的重要方式,應該多帶孩子爬山、游泳甚至生活中的吃飯,刷牙等點點滴滴,都可以說是豐富孩子作畫感的源泉,孩子要透過親身的經驗,才能畫出生動充滿情感的作品,他們不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善于觀察和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習慣,陶冶美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