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幼兒學會自我管理
3、利用“我的小日記”,進一步加強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為了鼓勵孩子不斷的進步,進一步加強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本學期的中后期,我們又為孩子每人制作了一本小日記,掛在后墻,要求幼兒根據自己各方面的表現每天為自己打五角星,日記的內容包括了午睡、進餐、傾聽、發言、整理、行為規則等方面。由于日記是屬于幼兒自己的,開始實施后,孩子們都覺得很新鮮,每次吃過午點后,都會自發地將自己的日記本取出開始記錄,而且都能根據自己的表現為自己打上相應多的五角星。日記的提供,給了幼兒一個縱向的比較,讓孩子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希望得到進步,為能多得到一顆五角星而認真努力,進行自我約束,進一步起到了自我管理的促進作用。到了六月份,孩子們開始背著書包上幼兒園,這時,我讓幼兒將自己的日記本改為自己保管,放在自己的書包里,增強他們保管自己物品的能力和責任心。
二、重視班級常規管理,增強幼兒自我管理意識。
1、讓孩子參與制定班級常規,增強小主人意識。
孩子是班級中的小主人,讓孩子參與制定班級常規,和老師一起商量、制定出為孩子所樂意接受的合理的班級常規,才能讓孩子自覺去遵守,他們才能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依靠集體的力量維護共同遵守的規則,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自覺地管好自己。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利用評比欄來督促幼兒進行自我管理,有部分孩子會無法做到,甚至違反規則,如進餐時大聲交談,或者上課時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與同伴打鬧等,為此老師和小朋友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在小朋友的提議下,我們制定了“懲罰”制度,比如,如果某個小朋友違反規則滿三次,就要被記錄在卡上,那么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懲罰”的內容是停玩一次該小朋友最喜歡的某個游戲活動。這一規則制定出來后,幼兒之間會互相地監督和提醒,那些常常違反規則的孩子為了不使自己失去玩游戲的機會,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起到了一個自我管理的督促作用。
2、發揮“小領導”意識,體會管理自己和管理他人的樂趣。
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為班級集體服務,教師要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已具備了較強的能力,更應該為他們提供機會,引導他們多為集體服務。如讓他們幫助搬桌子、整理物品、給花澆水、掃地、布置環境等,這樣不僅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提高孩子的能力,還能增強集體意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為了讓幼兒體驗管理的成功和樂趣,鼓勵激發幼兒更好地學會自我管理,我們在班中設立了值日生、小組長、圖書管理員、小班長、小老師等角色,分別負責協助老師管理不同的范圍,如值日生負責發放和整理游戲材料、學習用品,小組長協助老師督促組內同伴的生活習慣和要求、小班長負責協助老師督促幼兒的行為習慣、遵守規則方面的要求等等。一開始可以先把能干的孩子培養成自己的小助手,然后在他們的示范作用下,輪流讓其他孩子管理。在老師的指導和提示下,把權力交到了幼兒手中,幼兒在管理他人時,會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和語言進行調整,知道要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別人的道理。加上老師對幼兒的行為及時給予評價和贊揚,孩子的信心大增,積極性極高,每天都爭著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