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們的“小小愛情”
這是為什么呢?明明媽媽很緊張,原來,明明和苗苗個子都比較高,他們兩個一直排在隊伍的最后。上周,苗苗下樓梯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師便告訴明明,以后走路要照顧好苗苗,不能走得太快。從此,每天幼兒園放學的時候,明明就摟著苗苗下樓。至于為什么要親吻,明明說:“媽媽不是也經常親我嗎?”
解密:孩子與異性小伙伴擁抱親吻,往往是對大人行為的模仿,他們并不理解這些動作的真實含義。像明明對苗苗的“摟抱”動作,本意只是想照顧好同伴。而孩子間的親吻,也是模仿了媽媽對自己的親吻,只想表達一種天真的喜愛之情。
引導:首先,家長不可責備孩子,這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導致日后人際交往困難;也不可將此當做笑料宣傳,這樣會讓孩子以為成人贊同這樣的行為。對于明明的動作,媽媽應當告訴明明:“你想照顧好苗苗,拉著她的手小心走路就可以了,抱在一起反而更容易摔跤;媽媽親明明的時候知道自己沒有感冒生病,可是明明生病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親了別的小朋友,讓他們也傳染上就不好了。”當然,如果孩子極度渴望和異性小朋友擁抱、親吻,也可能是家長對孩子親昵不夠,使孩子產生“皮膚饑餓”,因而想從其他人身上得到皮膚接觸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