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評價孩子的作品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
在一次繪畫教學中,我讓孩子們畫《美麗的天空》,孩子們有的畫出了互相追逐游戲的云兒,有的畫出了太陽與月亮的對話,還有的畫出了各星球大戰,更有小朋友把自己的家畫到了天空……總之,孩子們的想象豐富多彩,我正在竊喜這次教學活動的成功,卻看到趙軍杰小朋友在我認為本來畫得非常好非常工整的畫面中,畫出了幾個不規則的圖形,并在這個圖形中用黑色的筆“亂涂”一通,就像是美麗精致的臉上,忽然多出了幾道難看的疤痕,我有些生氣,這么“完美”的一幅畫給他“糟蹋”了。我板著臉問他為什么畫這個,他仰著小臉,很認真的說:“地球人和外星人在交戰,這是他們的炸彈,這幾顆炸彈爆炸了。”聽了他的話, 我的心在顫抖:這就是孩子的思維、孩子的想象,險些就被我無意間給扼殺在搖籃里。隨后對他的創作和大膽表現給予了鼓勵和表揚。
在以往的繪畫教學中,為了追求一個完美、整齊的畫面,我常常會給孩子提供一幅范畫,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很像的畫出與自己范畫相同的作品。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能力好的孩子畫的非常像,但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能力差的孩子畫的非常“糟糕”,并且他們很羞于展現自己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拘限了孩子的思維。重新學習《指南》后,我很少再給孩子提供范畫,即使提供,也是有針對性的提供。在一次逛超市時,孩子們看到了螃蟹和龍蝦,他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嘰嘰喳喳熱烈的討論著,觀察得非常仔細,回來后,我只給他們提供了螃蟹和龍蝦的“照片”,并給他們一個提示:他們在一起會干什么?結果孩子們展現給我的畫面非常豐富:有的畫他們在唱歌、跳舞、開音樂會;有的畫打羽毛球,做操、捉迷藏、手拉手玩游戲;還有的畫出它們在大戰,有輸有贏,旁邊還畫出了搖旗吶喊的小龍蝦和小螃蟹。這些作品讓我看到了孩子是勇于表現、樂于表現的,給了我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在幼兒自主表現的過程中,不能做過多的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
從這幾案例當中,我深刻體會到《指南》中提出的“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和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 “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孩子的作品。”這句話的含義,它使我知道了怎樣去引導孩子,怎樣去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及表現力,要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要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遵循孩子時期的發展規律;我懂得了要用孩子的眼光評價孩子的作品——而不是用成人的標準來評價孩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