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6篇
針對削鉛筆時件,我專門拿出了一節課的時間,對他們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并且要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開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動,表現好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小紅花,這樣以來,孩子們變了,美術課上聽不到“老師我的鉛筆斷頭”的喊聲了,而且,自己的小桌子,小椅子也擦的干干凈凈,還有的小朋友連自己的小手娟也洗了。
通過削鉛筆事件我想告訴所有的保教老師,不要讓孩子事事依賴別人,要從小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對他們以后的成長有很多好處。
讓孩子學會分享
如今的孩子,在家個個都是說一不二的“小皇帝”。好幾個大人圍著轉還嫌不周到,很少有遭到拒絕和違逆的時候,所以在幼兒園里經常會發現幼兒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這在玩玩具時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兩個孩子為搶一件玩具會手腳并用,怒目相向,甚至手上臉上掛彩。他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集體的歡迎,更不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
開始我利用故事來說服幼兒,讓孩子明白會分享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愿意和大家分享玩具,會受到大家的排斥。當你學會分享時,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你可以分享更多的玩具。
另外,在平時和家長的溝通交流中,我也會向家長宣傳讓幼兒學會分享。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盡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與家長達成共識,家長也能很好的配合我的工作。
我在日常活動中也注意隨機教育幼兒,比如在學習主題活動“好玩的玩具”時,每個幼兒都帶來了自己喜歡的玩具,我就讓幼兒相互交換玩具,或者把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幼兒玩,學會與小朋友團結友愛,養成互相謙讓的好品德。平時有的幼兒帶來一些好吃的零食,我也會引導幼兒之間一起分享品嘗。
慢慢的孩子們會逐漸意識到分享并不意味著失去,相反會得到更多。
如何消除孩子的學習緊張情緒
身為父母必須深明其理,盡量給予孩子適當的輔導和安慰,讓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時常以樂觀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懼感,使他們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氣,去面對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戰.
第一招 陪伴孩子讓他有安全感
第二招 以樂觀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敗
第三招 把一個月說成三十天
第四招 多關注孩子心理建設的重要性
第五招 呼吸能調節孩子情緒
第六招 刻意在孩子面前說錯話
第七招 吉祥物穩定心情
第八招 排解積慮消除緊張一吐為快
個性化的標記
通常,幼兒園衣櫥上的標記,都是老師確定后,一一指給幼兒看,要幼兒記住。然而讓幼兒記牢實在不易,要經過反復的訓練,幼兒才能在眾多的標志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巾一杯”,況且不利于保護。
今年,我換了一種方法,讓幼兒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標志,自己貼在衣櫥上,做成個性化的標記。喜歡小青蛙的,選小青蛙,喜歡小螃蟹的,選小螃蟹
不一會兒,全體幼兒都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或水果或蔬菜,他們都認真仔細地貼在各自的衣櫥上,并用小手用力壓一壓,那副專注的樣子實在可愛。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幼兒記得牢;二是幼兒會非常珍惜自己選的標記,保護的好;三是給幼兒生活增添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