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母雞下蛋(精選2篇)
音樂:母雞下蛋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能隨歌曲內容及節奏創編舞蹈動作。
2.培養幼兒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若干,歌詞圖片一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音樂做韻律進入活動場地。
二、活動過程,開始進入課題。
1.感受音樂。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聽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2.教師范唱歌曲《下蛋了》。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圖片演示出母雞下蛋的情景,鞏固幼兒對歌詞的理解。
(提醒幼兒能隨音樂初步地加上自己身體運動起來)。
三、創編動作。
1.幼兒討論歌詞里都說了些什么?
(雞媽媽坐在草窩里下蛋等)
2.誰能學一學雞媽媽是怎么下蛋的?
(幼兒隨意發揮)
3.雞媽媽在哪兒下蛋的呢?(在草窩)
誰能學一學?
4.雞媽媽下了蛋之后干了什么?(在咯咯嗒的叫)
為什么要叫呢?叫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也做一次雞媽媽來叫叫。
四、幼兒加上感情進行舞蹈串編。
把剛才自己做的動作加上感情表演一遍,提醒幼兒注意雞媽媽下蛋以后的心情變化。
五、幼兒分組表演,相互交流、合作。
1.個別展示。
2.分組表演。
六、戴上頭飾,有感情地表現音樂形象。
七、結束活動。
雞媽媽帶著小雞去草地上繼續游戲。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前段時間我曾帶孩子們參觀過園里飼養的小雞和母雞,也玩過母雞和小雞的游戲,孩子們對母雞“咕咕嗒”的叫聲、公雞“咯咯咯”的叫聲特別感興趣,并充滿了好奇和疑問。針對這一情景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
在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歡快的音樂,并嘗試用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音樂,體驗教學相長的樂趣,從而發展孩子的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
音樂:母雞下蛋 篇2
說課:
選擇《下蛋啰》這樣一個歌曲,是因為它很有生活的情趣。在前一階段,我們走廊布置的時候,孩子們就已經對母雞下蛋很感興趣了,放在現在進行歌曲教學應該說在時間上很適宜。
原來的歌曲中沒有感嘆詞,是我在處理教材時為了讓歌曲富有生活情趣臨時加上去的,從活動效果看,應該說改編起到了作用。
整個活動分為三部分。前面的感嘆詞接唱,中間部分的創編節奏,后面的完整表演。節奏創編部分一開始我設定的目標是幼兒自主創編節奏,但通過對幼兒前期水平的了解,發現存在困難,立即改為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目標水平的降低,保障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1、學習接唱感嘆詞,體驗歌曲中詼諧的生活情趣。
2、能在教師引導下創編簡單的節奏并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
3、感受大家在一起游戲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演示用教具一套(母雞、蛋、藍子)、節奏圖譜、請配班老師和好伴奏、人手一塊紗巾。
活動過程:一、出示教具,請幼兒看看有誰?在干什么?
二、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表演唱,下出的蛋送進藍子里。
三、幼兒學習接唱,熟練后和上老師的教具演示,也將下出的蛋送進藍子里。
四、創編母雞下蛋的節奏
1、 教師引出:“母雞下了蛋,高興地叫起來。聽聽母雞是怎么叫的?咯噠 咯噠 咯咯噠”同時在黑板上用蛋形符號標記出。
2、 幼兒創編,在教師的幫助下形成完整的節奏,同樣用蛋形符號標記出。
五、游戲《下蛋》
請全體幼兒用紗巾打扮成母雞,邊唱邊下蛋。最后,下出了蛋送進小藍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