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藝術活動(通用15篇)
小班藝術活動 篇1
小班藝術活動
《洗澡》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并能與音樂合拍。
2、幼兒喜歡洗澡,體驗洗澡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沐浴用品若干;音樂磁帶等。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愉快進場
幼兒在洗澡音樂伴奏下手拿小臉盆進活動室。
2、引出話題,大膽想象洗澡的各種動作。
“寶寶們,你們的小臉盆里放的都是什么呀?”
“你們為什么要洗澡呢?”
“你們在家里是怎么洗澡的?”
3、幼兒創編洗澡動作
“你們洗澡的辦法可真多呀。剛才我們在戶外活動時出了一身的臭汗,我們快來洗洗澡吧。拿起我們的小浴擦,座進我們的小浴缸。小心浴缸有點滑,動作稍微慢一點。我們開始洗澡嘍!
。1)、幼兒嘗試在音樂伴奏下作出各種不同的洗澡動作,教師觀察并及時表揚動作有創新的幼兒。
。2)、幫助幼兒提升洗澡的動作。
“你們洗澡的動作可真多,能不能把剛才洗澡的動作告訴我們大家呢?”
。3)、幼兒再次在音樂伴奏下洗澡。
“你們洗澡就好象在跳舞,我們再來洗一遍!
4、結束。
小班藝術活動 篇2
小班藝術活動
《洗澡》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并能與音樂合拍。
2、幼兒喜歡洗澡,體驗洗澡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沐浴用品若干;音樂磁帶等。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愉快進場
幼兒在洗澡音樂伴奏下手拿小臉盆進活動室。
2、引出話題,大膽想象洗澡的各種動作。
“寶寶們,你們的小臉盆里放的都是什么呀?”
“你們為什么要洗澡呢?”
“你們在家里是怎么洗澡的?”
3、幼兒創編洗澡動作
“你們洗澡的辦法可真多呀。剛才我們在戶外活動時出了一身的臭汗,我們快來洗洗澡吧。拿起我們的小浴擦,座進我們的小浴缸。小心浴缸有點滑,動作稍微慢一點。我們開始洗澡嘍。”
(1)、幼兒嘗試在音樂伴奏下作出各種不同的洗澡動作,教師觀察并及時表揚動作有創新的幼兒。
。2)、幫助幼兒提升洗澡的動作。
“你們洗澡的動作可真多,能不能把剛才洗澡的動作告訴我們大家呢?”
。3)、幼兒再次在音樂伴奏下洗澡。
“你們洗澡就好象在跳舞,我們再來洗一遍。”
4、結束。
小班藝術活動 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在各種圖形的紙上用樹葉,花片粘貼成書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和創新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幼兒聽音樂學小樹葉飛進教室,音樂停小樹葉飄到地上。(幼兒坐到座位上)問:小樹葉們飄到哪里去了?(草地上,池塘里,房頂上)(出示范例):有一片小樹葉飄到了紙上變成了漂亮的書簽,你們也想變成美麗的書簽嗎?我們一起動手打扮自己吧!
二、講解示范。
1、把紙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2、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并將花片涂上漿糊粘貼在紙上。
3、用水彩筆在紙的空白處添畫上美麗的圖案。
4、在書簽的上方打一小孔,把紙繩穿入打好結。
三、幼兒操作。
書簽不要剪得太大,貼樹葉,花片時應整片葉子涂上漿糊后再貼,打孔時不能太大,能力弱的幼兒請老師幫忙。
四、講評。
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家選出最好的作品陳列出來,然后互相交換書簽。
活動反思:
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夠積極動手參與,只有幾名年齡較小的幼兒在穿孔時是老師幫忙完成的,而且都能夠把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
小班藝術活動 篇4
設計思路: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我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涂鴉很感興趣,特別是畫小花小草,所以我設計了藝術活動《花和草》。
活動名稱:花和草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簽畫短直線,用手指點花。
2、大膽地按意愿添畫。
活動準備: 紅、綠兩種顏料,棉簽、抹布,幼兒用書《花和草》。
活動重點: 用棉簽畫短直線。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
師:“工人叔叔造了許多新房子,可是他們來不及在新房子周圍的花園里種上小草,想讓我們小朋友幫忙種小草,你們愿意嗎?”
2、幼兒討論操作:
“新房子周圍的花園里小草種得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
“小草長得高高的,還是低低的?”
教師演示用棉簽表現小草。
3、創作提示:
“快快種上密密的小草,讓新房子小區的花園漂亮起來!”
鼓勵幼兒用棉簽畫短直線。
可進一步啟發幼兒添畫,如:用手指或棉簽點畫花朵。
4、手指點花:
用手指蘸上紅、黃顏料點花。
提醒幼兒先將一種顏色的花點好后,再換一種顏色。
5、參觀欣賞:
“一起來看看,哪個小區的花草種的最好?”
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的畫。
小班藝術活動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2、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跟著音樂節拍及速度做動作,感受與朋友拍拍,碰碰的快樂。
活動準備:歌曲《一、二、三》。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跟著音樂模仿。
二、準備活動
1、“老師說”游戲
老師說:摸頭“,大家就要雙手摸頭,以此類推,可變化不同的身體部位,讓孩子熟悉身體各部位的位置和名稱。
2、熟悉欣賞節奏
教師用鈴鼓拍出四分音符的節奏,引導幼兒隨著鼓聲的節拍走,讓幼兒感受不同的音長。
三、音樂游戲
邊唱歌邊游戲,唱到一,二,三的時候小朋友拍手,唱到“肩膀碰碰肩膀‘的時候,小朋友互相碰碰肩膀
四、結束部分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碰一碰,好嗎?”
小班藝術活動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畫短線來表現爸爸的胡子。
2、體驗玩顏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美術用書《爸爸長胡子啦》、水粉顏料、抹布。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
教師用食指蘸顏料,示范胡子的畫法:
——“還記得我們剛才學的一首兒歌嗎?”
教師引導幼兒朗讀兒歌。
——“今天,我們一起來畫爸爸的胡子,你們看,爸爸的嘴巴周圍長滿了長長的胡子。”
2、教師引導幼兒想象表現:
幼兒自由發表想法:
——“你覺得爸爸的胡子像什么?”
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的圖畫紙上演示。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展示作品:
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大家的作品,并將作品張貼在活動室的墻上。
小班藝術活動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譎子拓印鳥。
2、學習用直線、短線表現柳樹。
活動準備:
1、 桔子整個。
2、檸檬黃水粉顏料。
3、油畫棒(綠色)。
4、抹布。
活動過程:
1、 拓印小鳥:
教師示范,譎子蘸上顏料,拓印鳥。
注意:兩個圓連接在一起,可以不同方向連接。
2、表現動態:
用油畫棒添畫眼睛、嘴。
眼睛:“正面的小鳥可以看見兩只眼睛,側面的小鳥看見是一只眼睛。”
教師幫助添畫單線的翅膀、尾巴,試著在不同的地方畫,畫出動態。翅膀、尾巴和身體相連。
3、添畫柳枝(可遮住小鳥,不必撓開):
用直線畫出柳樹的枝條(綠色油畫棒)。
用短線畫出柳樹的樹葉
小班藝術活動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歌表演活動的有趣。
2、知道夏天要天天洗澡的道理。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洗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以問題的形式導入:
——“天熱了,你們每天洗澡嗎?為什么要洗澡呢?”
“你知道洗澡時需要哪些東西嗎?”
“你會自己洗澡嗎?說說你是怎么洗澡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歸納:夏天,因為出很多的汗,人的皮膚上會沾染細菌等,所以要天天洗澡,這樣才是講衛生的好孩子。
2、欣賞歌曲:
欣賞歌曲錄音1~2遍:
——“你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幼兒復述,教師將幼兒復述的內容用歌唱的形式表示出來。
幼兒完整唱歌曲兩遍。
幼兒跟老師學唱歌曲,注意頓音的表示。
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3、表演歌曲:
看教師表演。
幼兒隨著音樂,跟教師做相應的洗澡動作。
小班藝術活動 篇9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僅讓孩子通過游戲鍛煉身體,同時也讓孩子了解青蛙的習性。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正確保護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向前跳,發展彈跳力。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青蛙頭飾、撒在“稻田”里的害蟲圖片若干。
2、歡快的背景音樂磁帶。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練習雙腳向前跳,發展幼兒的彈跳力。
【活動過程】
1、 以練本領的形式組織幼兒做準備活動。
。1)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活動全身。
。2)復習游戲《骨碌碌》:“我的頭骨碌碌,我的小手骨碌碌,我的小腳骨碌碌”。
2、練習雙腳跳的本領,教師以媽媽的身份導入此活動。
教師扮演青蛙媽媽,要帶小青蛙寶寶去捉害蟲,出發前先練本領。給媽媽打個招呼吧,今天媽媽交給你們好多本領,想不想跟媽媽一起學?(幼兒自由回答)小蝌蚪游啊游,游啊游,這邊游游,那邊游游,后來呢,小蝌蚪扭扭屁股尾巴不見了,孩子們你們已經變成小青蛙了。今天教你最拿手的本領就是怎樣向前跳,怎樣捉害蟲,你們想不想跟媽媽一起學。ㄗ杂苫顒樱?
3、小青蛙練本領,動作要領是雙腿屈膝向前跳。
4、小青蛙捉害蟲(學蛙跳)
小青蛙不僅會唱、會跳,而且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呢,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青蛙捉田野、莊稼地里的害蟲,是農民朋友的好幫手,是益蟲,大家都保護青蛙)
5、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當小青蛙們跟著青蛙媽媽雙腳連續跳到“稻田”里捉害蟲。(捉害蟲時要蹲下來,兩臂體前伸直,手觸地,腳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住。提醒幼兒在捉害蟲的過程中不要擁擠,像小青蛙一樣雙腳連續跳。)
(2) 現在我們就去捉害蟲,為人民除害吧。總幼兒一個小桶,把捉到的害蟲放到小桶里)數一數自己捉了多少蟲子。
(3)捉完害蟲后,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一起返回。
教師提示幼兒,捉蟲前雙腿蹲下一點,要看的準,而且還要跳的高。(教師帶幼兒練習幾遍)
活動結束
我們現在要去樹林里捉好多的害蟲,如果想要捉到蟲子,可是要遇到好多困難的哦!現在我們一起出發吧!跳過樹樁,游過小河,跳過獨木橋。
小班藝術活動 篇10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手工活動比較感興趣,它們又都很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的關愛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我設計了《小鳥回家》這節活動。通過讓幼兒學習撕紙,粘貼活動,培養幼兒的手工技能,讓幼兒自覺萌發愛護、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心照顧它們。
3、萌發關愛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樹干圖。
3、游戲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撕紙塊,難點是撕紙的方法。
活動過程:
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與幼兒聽音樂一起做手指游戲,活動手關節。
教師創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指導幼兒撕貼樹葉。
教師與幼兒停在沒有樹葉的大樹邊談話:“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大樹)你們知道大樹怎么了嗎?”(哭了)“大樹為什么哭呢?”(沒有樹葉了)
“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現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傷心呀!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幫小鳥造一個家。”
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
教師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知道愛護活動室的環境。
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出示“小鳥”,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在大樹上。
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小朋友們把垃圾撿起來放到紙簍里。
活動延伸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小班藝術活動 篇11
活動目標:初步學習畫封印的圓形。
活動重點: 能畫出封印的圓形。
活動準備: 棉簽,紅、綠、黃、等顏料,娃娃圖形一張、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1、說出菜的名稱:
聽音樂引出主題:
—“今天是娃娃上灶,娃娃燒了哪些好吃的菜呢?”
教師用綠色棉簽在紙上畫個圓:
—“阿嗚阿嗚,放進嘴里嚼一嚼,真好吃,阿嗚一口咽下肚(畫到封印圓表示把菜吃下肚)。”
幼兒說出綠色的是什么菜。
教師選紅色棉簽一邊畫圓一邊講:“紅紅的西紅柿真好吃,阿嗚一口放在嘴里咽下肚。”
幼兒查看自己畫的圓時,是否將線的兩端連起來。
2、啟發創作:
—“娃娃還想燒更多好吃的菜,我們來幫忙好嗎?”
幼兒繪畫,教師用“放進嘴里咽下去”提示幼兒畫封閉圓。
用“娃娃燒了好多好吃的菜”引導幼兒可以選用各種顏色畫重疊圓。
提醒幼兒一根棉簽只能用一種顏色,用完后放在原來的盤中。
3、交流分享:
4、聽音樂《娃娃上灶》,幼兒邊拿著自己的作品,邊互相介紹。
小班藝術活動 篇12
活動目標1.能運用多種感官感受花兒的美。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體驗玩色的樂趣。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常見花卉。材料準備:蓮藕、青菜心、報紙、玩具、橡皮泥盒、顏料、抹布、罩衣、音樂活動過程一、感受花兒的美自由觀賞,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師:花圃里開了好多花,你可以輕輕地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和朋友說說你覺得哪朵花很美。師:比比看哪朵花高?原來花事還在花莖上的。你喜歡哪朵花?它開在哪?它的花瓣朝哪個方向?誰能找找兩朵(三朵)開在一起的花。師:小朋友們,花兒美不美呀?師:花兒是五顏六色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花瓣朝上面有的花瓣朝旁邊,有的兩三朵花開在一起,都很美。二、體驗花兒的美幼兒跟隨音樂自由表現花兒盛開。師:花兒這么美,我們和花兒一起跳舞吧。重點:表現花兒從發芽到開花的一系列動作,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花兒盛開。三、表現花兒的美1、出示材料,講解用法。師:你們跳的可真好!師:讓我們請出更多的花和我們一起跳舞吧。師:我這有許多顏料和它的材料朋友,這是蓮藕、這是青菜心、這是玩具、這是橡皮泥盒、這是瓶子,你覺得哪一面漂亮,就用它印出好看的花。這是報紙,也可以變成美麗的花,怎么做呢,把它揉一揉,然后在顏料里按一按,壓一壓,再來一次,幫幫我,按一按,壓一壓,找到花莖,按一按,壓一壓,我的花開好了,再印一個,按一按,壓一壓。每個顏料都有它自己的材料朋友,用完了把它送回家。請誰來試試?師:請選一個你喜歡的材料,我們一起來幫助他,按一按,壓一壓,花兒開好了,好,它是哪個顏色就送回它的家。2、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大膽表現。師:這里的材料有很多,你們可以每個材料都去試一試,印一印,如果不小心蘸到手,就拿布把手擦干凈,現在小椅子不動,請你們輕輕地走過去,選擇你喜歡的材料,注意了,用完的材料要送回家。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在底圖上“印花”,教師尊重幼兒的表現和創造。教師巡視指導,重點觀察幼兒印的情況,并適時給予具體的幫助與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潔。師:有的花朝上開,有的花朝下開,有的高,有的矮,還可以兩朵花開在一起。四、分享創作,自然結束師:你們的花真美呀,和你的朋友說一說你的花在哪里。你是用什么印的?師:我們和花兒一起跳舞吧。
活動反思:這是一節在《指南》背景下的藝術活動,整個活動都還原到了生活。不論是選材還是材料的準備,都選擇了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材是幼兒最熟悉的幼兒園的一角—花兒。材料準備有蓮藕、青菜心、報紙、玩具、橡皮泥盒都是幼兒身邊常見的材料。在活動中幼兒對印畫活動非常感興趣,他們好奇的是原來平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原來還可以變成一朵朵的花;顒右婚_始,我先讓孩子自由感受花,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觀察、欣賞,他們時不時會互相討論:這朵花很漂亮。我適時的拋出問題,讓孩子根據我的問題去觀察花的顏色、形態。這個環節孩子是完全自主、自由的,感受完了,接下來就花兒的形態讓幼兒隨著音樂自由表現,我沒有規定孩子一定要跟著我跳,所以孩子們都很放松。接下來在介紹材料時,我和孩子是有互動的,而不是都由我來講解完成,在示范中,我采用了兒歌“按一按、壓一壓,我的花兒印好了!睅椭桌斫庹莆沼‘嫾寄,簡單明了,幼兒在操作時口里也會輕輕念著。在講解過程中還含有幾個隱性指導:第一,在印在“花莖上”時,我刻意用了重音,是要告訴他們花是開在花莖上的事實。第二,在示范時,我是走到顏料前去蘸顏料,而沒有將顏料盤端到面前來。第三,我問孩子我印的這個材料是什么顏色,把它放回它朋友的旁邊,讓孩子知道哪里拿來放哪里去。最后在活動中,我提醒幼兒能夠大膽的選擇不同材料,把每種材料都試一遍,大部分幼兒都能掌握印畫的技巧,孩子們也都很滿足于印的這個過程,而且在取放的常規也做的相當不錯。創作后的孩子,非常興奮,很熱情的拉著我找他們的花,最后再來感受花時,孩子的熱情就更高了。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完全做到了自由、自主,所有的環節都是以孩子為主動,從而達到目標。
小班藝術活動 篇13
活動目標:
1. 喜歡聽音樂做動作
2. 感受一字一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喜歡聽音樂做動作
活動準備:蘋果實物一個;《我是一個大蘋果》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ㄒ唬 以直觀的實物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 它長什么樣子
2. 你們喜歡吃蘋果嗎
3. 吃的時候要先去做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
4. 如果小手沒有洗干凈,蘋果寶寶會對你說什么
小結:我是一個大蘋果,小朋友們都愛我,請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臟別碰我。
二.通過聽一聽,感受樂曲旋律和歌詞內容
(一)錄音機里也有一個大蘋果,我們一起來聽聽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聽的時候可以拍拍手
三.引導幼兒通過比一比,動一動學習動作
(一)教師“一字一動”的示范,同時講解要領,幼兒隨即模仿
(二)重點強調“一字一動”
(三)跟著錄音機集體動一動
四.角色扮演結束活動
小班藝術活動 篇14
【活動目標】1、認識紅、黃、藍三原色。2、學會觀察步驟圖。3、學習用棉簽涂色并體驗用棉簽進行涂色的快樂!净顒訙蕚洹縫pt,彩色皮球掛卡、紅、黃、藍顏料,棉簽。【活動過程】一、播放ppt,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三原色。師:小兔子開了一家皮球店,我們來參觀一下吧。提問: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那皮球有什么顏色的呀?(紅、黃、藍)二、游戲:拍皮球。玩法:每個小朋友戴一種顏色皮球的卡片,戴什么顏色皮球的卡片就當作是什么顏色的皮球。當教師說“紅色的皮球”師,戴紅色皮球卡片的小朋友就跳到中間來,以此類推。三、進行示范“彩色的皮球”涂色。1、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學習涂色。提問:(1)小兔子又進了一批新的皮球,可是都沒有人來買皮球,是為什么呢? (2)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幫小兔子想想該怎么辦呢? 師:小兔子這里有棉簽和顏料,那我們用棉簽給皮球涂色吧,看看要怎么涂呢。2、利用投影,請個別幼兒示范涂色。師:那現在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示范一下要怎么給小兔子的皮球涂色。小結:我們給小兔子的皮球涂色時,先將棉簽輕輕地蘸上顏料后,用棉簽頭沿著皮球的邊輕輕地涂圓,沒有涂到的地方可以用點畫慢慢補上去。3、提出要求。師:每個人有3根棉簽,要涂3種顏色的皮球。四、幼兒分組涂色。1、引導幼兒用棉簽頭沿著皮球的邊輕輕地涂。2、幼兒要注意慢慢地、輕輕地、認真地完成涂色,不將顏色滴漏在桌上,保持自己和桌面的整潔。五、分享活動,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小班藝術活動 篇15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技能,鞏固認識三角形。
2、練習使用粘貼材料,掌握粘貼技能。
3、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創造性。
活動準備:課件、有齒孔的彩紙、粘貼用具(雙面膠或膠水)、畫紙及彩筆。
活動過程:
1、幼兒探索撕紙。
、僬埿∨笥芽纯床始埳嫌惺裁囱剑浚ㄡ樋祝
②針孔把這一張紙分成了兩個什么圖形?(三角形)
、壅埬銈兿胍粋辦法把這兩個三角形分開。(幼兒練習撕紙)
④請能力強的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撕的,并演示一下。(教師小結:先折一下,再沿針孔撕。)
、菽銈兓ハ嗫匆豢词种械娜切斡惺裁床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捱@些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呀?(幼兒討論,發表見解)你們看看動畫片里的三角形拼成了什么漂亮、好玩的東西來。
2、幼兒觀看課件。
①你們看到了什么?(……)
②這些圖案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三角形、圓形)
③如果撕不出圓形來怎么辦?(用彩筆畫)
、苷埿∨笥验_始撕紙粘貼,看誰能做出和別人不同的圖畫來。
3、幼兒撕紙粘貼,提醒幼兒將撕下來的紙放入小盒內,注意桌面地面清潔。
。1)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先擺一擺再粘貼。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造性粘貼出和老師、小朋友不同的作品,并添畫相關情節,使畫面更有內容。
7、展覽講評:幼兒互評,老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