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魚兒岸上跳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以詩歌的形式出現的兒歌,幼兒還是第一次接觸這種類型的兒歌,所以這首兒歌主要是培養孩子學習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情節的興趣。目的是讓幼兒知道魚離不開水,鞏固度魚生活習性的認識。同時在認知過程中感知小動物的可愛,萌發親近和喜愛小動物的情感。同時在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樂于參與、大膽表現的過程中,發展其認知、語言、操作等方面能力,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梳理、整理、拓展與提升。
活動目標:
1.知道魚離不開水,鞏固對魚生活習性的認識。
2.樂意學習詩歌,感受詩歌情節的有趣。
活動準備:
1.圖片。
2.《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小魚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如果小魚離開了水,會怎么樣呢?
二、介紹詩歌內容。
教師根據詩歌內容,用故事的形式介紹“魚兒岸上跳”的內容。
三、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幽默、風趣。
1.教師朗誦詩歌。
你聽到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2.引導幼兒理解并學習詩歌的句子。
青蛙、鴨子在干什么?
魚兒做了什么事情?它離開了水后會怎么樣了?
這時,誰來了,小魚怎么做呢?
小魚可以在水里做什么呢?
四、幼兒朗誦詩歌。
1.幼兒學念詩歌幾遍。
2.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朗誦詩歌。
五、幼兒閱讀“魚兒岸上跳”,教師指導幼兒根據圖畫簡單講述詩歌內容。
活動反思與建議
鄭老師在開始引題部分利用直接引題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活動中教師還準備了三張不同情境的圖片,借助圖片讓小朋友感受詩歌的滑稽、有趣。活動中小朋友掌握了魚離不開水,鞏固對魚生活習性的認識。不足之處就是活動中教師讓小朋友單一的念白,導致后面的環節有點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