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雨天里的多多》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雨天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2、愿意表達自己想法,喜歡參加雨傘游戲
活動準備:進場及下雨聲音樂、掛圖、小兔頭飾、雨傘
活動過程:
(一)說說下雨天
1、教師帶領幼兒并作伸懶腰狀,笑著說:“天氣真好!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做游戲,好嗎?”(幼:好)教師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我是小小鳥呀,飛呀飛呀飛;我是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我是小小魚呀,游呀游呀游;我是小烏龜呀,爬呀爬呀爬(聲音漸弱)一邊帶領幼兒做相應動作來到場中間。
2、(這時,錄音機里發出下雨的聲音)“呀,天氣怎么拉?”教師雙手向上作遮雨動作。(幼:下雨了)“那我們趕快找個地方躲躲雨吧!”教師引導幼兒坐在圍成半圓形的小椅子上。
3、“下雨拉,下雨拉,你們喜歡下雨天嗎?”(幼:喜歡/不喜歡)(教師請幼兒回答時,注意請“喜歡雨”與“不喜歡雨”的小朋友的平衡。重點渲染感受雨天的快樂。如:幼說呆在家里很無聊;不能出去玩等討厭雨天的問題時,教師可表現出很無奈神情說“恩,一定很無聊 / 那可真沒意思 /……”幼說喜歡雨天的原因時候,教師可裝出高興或驚喜的神情說:“真的嗎?/哇,雨天也有這么好玩呀? / 我也好想跟你玩哦……”
(二)多多的故事
1、“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啊,叫多多。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看看他是不是喜歡下雨。”(教師講述時,裝出很神秘的樣子口吻吸引幼兒注意)教師講述故事開始至“這雨怎么還沒下完呢?”并在講述中,借助動作、語言加強人物形象。
2、“故事講到這里,小朋友,多多喜歡下雨天嗎?”(集體回答:不喜歡)那你們從哪里看出來呀。(多多不能出去玩,只能關在屋子里/翻翻書,彈鋼琴,踢玩具車,罵椅子擋路,和墻上的掛鐘鬧別扭)
3、那我們再來聽聽看,小朋友說的對不對。”教師再次重復上段故事。
4、小朋友,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多多高興起來嗎?多多想出去玩,那怎樣子出去玩又不會淋到雨呢?下雨天,我們可以玩一些什么?(教師請幼兒為多多想辦法,如幼兒想不出,教師可做適當引導。如:下雨天可以撐雨傘出去玩。教師“雨傘可以怎么玩?“ /“你們的傘是什么顏色的?”幼:“黃色/紅色……”教師“這么多顏色的雨傘開在雨天里,像什么呀?教師邊說邊做小花朵動作,幼“美麗的小花朵”…… “你們真能干,為多多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那我們現在來聽聽多多后來發生的故事吧。”
5、教師講述后段故事。
6、“原來,雨天里也可以玩的這么開心呀!小朋友,現在你們喜歡下雨天了嗎?”(集體:喜歡) “多多和伙伴們想出什么辦法使自己淋不到雨又可以出去玩呢?”(幼:雨傘搭成一棵大傘樹)
7、“你們喜歡傘樹嗎?” / “傘樹下可以玩什么游戲呢?”(傘樹很漂亮;傘樹聽聽雨聲;踩水;抓抓雨滴……)
8、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玩雨傘的游戲吧。
(三)雨傘的游戲
1、教師為幼兒準備好雨傘,帶他們到室外空地和教師一起嘗試打開雨傘,教師及時給予幫助,提醒幼兒不要將傘尖對準同伴,我們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把漂亮的小傘,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傘寶寶打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