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有樹真好(詩歌)
設計意圖:
陶行知先生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保護樹木的綠色理念,一首《保護栽的樹》:割草留樹,房子有得住。砍樹如草,板凳無處找。短短四句詩歌便讓人們了解樹的作用,也讓人們有了種樹、護樹的理念。以陶行知先生的《保護栽的樹》為前期經驗鋪墊,幼兒已經對樹木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動將繼續延伸,教師精心編寫了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的小陶詩《有樹真好》,并制作了生動的ppt,借助可愛的形象,結合圖譜,為幼兒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環境,最后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通過幼兒想象仿編詩句,激發幼兒對樹朋友的喜愛。
活動目標:
1. 掌握詩歌內容,并能展開聯想,仿編詩句。
2. 了解樹對人和動物的好處,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教學圖譜一份
活動重點:掌握詩歌內容,并能展開聯想,仿編詩句。
活動難點:了解樹對人和動物的好處,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過程:
節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課前討論,說說樹的作用
1. 再次認識陶爺爺,復習《保護栽的樹》,說說樹木對人類的作用。
2. 樹的作用真多啊,你們覺得樹好嗎?(好)不光你們覺得樹好,還有人也覺得樹真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談話引導幼兒說說樹的作用,激發幼兒對樹木的喜愛之情,也為后面的環節做鋪墊
二、 看圖念詩,
了解樹的好處
1. 有樹真好,小花找到了綠衣:哇,春天到了了什么開了?
2. 有樹真好,小草找到了雨傘:樹下面有誰啊?下雨了,大樹像什么?小草找到了什么?
3. 有樹真好,小鳥找到了小窩:這是誰啊?它來干什么呀?
4. 有樹真好,小猴找到了秋千:再看看誰也來了?它在做什么? 小猴找到了什么?
5. 有樹真好,我們找到了快樂:有樹真好呀,我們能在樹下干什么?能做什么游戲?做游戲快樂嗎?
6. 大樹真棒呀!我們一起來送它一首詩吧。
7. 你們念得真棒,那這首詩的名字應該叫什么呢?
8. 大家一起來念念《有樹真好》。
利用動態的教學ppt,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興趣,利用生動的圖片,通過提問,逐一讓幼兒理解并組建詩句。
給詩歌取名字,再次點明樹真好的理念
三、聯想編詩,
拓展樹的認識
1. 樹真好,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想來夸一夸大樹,你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呀?
2. 教師示范一句:有樹真好,長頸鹿找到了嫩葉。
3.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圖片,發揮想象改編詩歌。
改編詩句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預設形象給予提示,以便幼兒感知
四、保護樹木,看看身邊的樹
1. 有樹真好,你們喜歡它嗎,那我們怎么保護樹木呢?
2. 有樹真好,學校找到了美麗:一起去看看、抱抱學校里的樹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