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轉載)
小兔子的帽子
一、教材內容與幼兒情況分析
天氣涼了,大樹變得光禿禿的,人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這就是小班孩子眼中的冬天,怎樣讓孩子更有興趣的感知季節的變化,我班開展了主題活動《冬爺爺來了》,在教師的引領下孩子們用稚嫩的小眼睛觀察著冬天的每一個細節,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歌唱《冬天里》,明白了冬天天氣的寒冷,懂得了天冷我不怕;在繪畫《糖葫蘆》中知道了冬天的食品,提升了孩子的繪畫能力;通過傾聽故事《冬天的路》知道了冬天大雪帶給小動物們的快樂,體驗到關愛他人的樂趣。那么,怎樣在提升幼兒對冬天認知經驗的同時,初步的學會自我保護呢?在此思路下,我將組織幼兒開展《小兔子的帽子》的活動,通過呈現簡單事件的方式和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在幼兒驚喜好奇之余,引導幼兒將
小兔子戴帽子的趣事遷移到幼兒生活中,進而初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1、根據我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教學內容,我確定的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喜歡聽故事,并能大膽地用短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2)樂于觀察并初步理解畫面中的內容。
(3)知道冬天寒冷要保暖,初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的重點、難點
依據教育目標和我班幼兒的已有經驗,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定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表達圖片的基本內容,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依據圖片內容幫助小兔子解決難題。
3、準備活動:(根據本次活動目標,做以下的鋪墊)
(1)活動前帶幼兒到戶外有目的觀察。
(2)教師利用各種環節讓幼兒感知冬天天氣的寒冷。
(3)與幼兒共同創設互動墻飾《冬爺爺來了》。
(4)以小房子的造型,**大幅圖片三張(上面分別有圓形的遮蓋畫面)。
4、活動形式:小組(8——10人)便于每個幼兒都能清楚地觀察到畫面內容,激發小班幼兒觀察的興趣,有利于幼兒深入故事的內容、大膽的表達。
二、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律動《小兔子》
教師提問:“寶寶們,你們扮演的是什么動物呀?”“小兔子長得什么樣子?”這一環節可以調動幼兒的情緒,讓幼兒在歌曲表演中更加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為下邊兔子找合適的帽子做好鋪墊。
2、教師出示圖片,以開放式提問引導幼兒共同討論故事內容。
教師面帶神秘的說:“小兔子今天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它遇到了什么麻煩事?”引領幼兒進入畫面之中。
(1) 首先帶著幼兒好奇來到第一幅畫面前,這幅畫面單圖單景,分為兩部分,先出示第一部分畫面,第一部分是小兔子扒著窗子正向外邊看。這里教師預設做引領式提問:“這是什么季節”“你是怎么知道的?”“小兔子想什么了?”(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觀察畫面,體驗冬天的寒冷。)
(2) 喚起幼兒的自由聯想后,出示第一幅圖的第二部分畫面。畫面中是小兔子帶著圍巾和手套,摸著耳朵在想什么。教師預設提問:“小兔都裝扮好了,跟剛才哪不一樣呀?”“它為什么還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