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綜合活動:當眼睛看不見時
5.延伸:請幼兒思考,我們該怎樣愛護自己的眼睛?
活動結束。感興趣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玩摸一摸的游戲。
附故事:四只瞎了的小老鼠
森林里來了4只小老鼠。很可惜,他們的眼睛都瞎了。4只瞎了的小老鼠撞到了一樣奇怪的東西。第一只老鼠用手向前一摸,大聲地說:“尖尖的,是一支箭。”沒有人相信他。第二只老鼠使勁往上一跳,摸到一根細細的東西,就大聲地說:“我知道了,這是一條蛇。”沒有人相信他。第三只老鼠伸手一摸,摸到一個粗粗的東西,就大聲地說:“這是一根粗粗的棍子”。還是沒有人相信他。最后,第四只老鼠在那奇怪的東西上,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前到后,仔仔細細地每一個地方都摸索了一遍。他很自信地說:“是一頭大象。”
課后反思: 選擇這一課來公開教學,我思索了許久。因故事中的小老鼠都眼盲,我擔心幼兒會產生悲痛的感覺。但《綱要》指出,要從幼兒的生活中提取有助于幼兒發展的經驗,所以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這一課。要知道,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人遭遇了不幸,我們無法掩飾這一切。我們要讓幼兒了解到即便是一些不幸的人,他們依然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依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作為健康的人,我們不能鄙視他們,而是要學習怎樣去關懷、幫助他們。 整個活動,幼兒踴躍發言,愿意參與觸覺探索活動,能嘗試說出自己的發現。他們對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十分感興趣,能夠積極動腦回答老師開放式的提問。在自主探索環節,幼兒雖然遇到了一定的挑戰,但幼兒的能力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弱,他們很有潛力。通過兩兩合作,他們擁有了最初的合作意識,探索的興趣濃厚。在幼兒玩游戲進行探索的環節,教師也沒有作過多的參與與指導,目的在讓幼兒能夠體會盲人學習的不易。有的幼兒運用了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從里到外的探索方法,但還是摸不出是什么,有些著急,只好由同伴來提醒。從這個角度看,他們在摸索時遇到困難產生焦慮,恰恰又證明了盲人學習、生活的艱辛,能夠幫助幼兒加深對盲人的理解。活動中教師的啟發式提問也層層遞進,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知經驗,著重傾聽幼兒探索過程中的感受,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盲人的痛苦,從而萌發同情心與愛心。 探索活動中,如果能提醒幼兒運用除眼睛以外的所有器官來協助手探索,或許會讓幼兒的情緒輕松一些,使這節課顯得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