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學本領》教案(精選3篇)
《小青蛙學本領》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練習跳的技能。
2.發展與同伴的合作意識,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廢舊紙盒;青蛙胸卡;音樂磁帶;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放音樂,師幼跳“青蛙舞”。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做游戲吧。我這個大青蛙朋友邀請你們這些小青蛙朋友一起先跳個青蛙舞吧。
二、基本部分
1.小青蛙學本領
我的這些小朋友長大了,大朋友要帶你們學習跳的本領,我們要讓盒子幫助我們。等會,請小青蛙們一個挨著一個跳過小盒子。跳時,注意安全,小心跌到不能把盒子寶寶踩壞了。
(1)自由練習跳盒子:
幼兒用一個盒子自由跳,教師注意觀察跳的動作,并適時地進行示范。
(2)練習跳兩個盒子:
師:剛才我們用一個盒子練習了跳的本領,現在小青蛙們找一個你的好伙伴,你們一起把兩個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練習跳的本領。
教師進一步注意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3)練習跳三個盒子
師:剛才我們用兩個盒子練習了跳的本領,現在小青蛙們再找兩個你的好伙伴,你們一起把三個個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練習跳的本領。
(4)小結
孩子們讓我們再坐下休息一會吧
提問:和誰一起擺盒子了?你們是怎么擺的?那你們都跳過去了嗎?能不能給大家表演一下?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
2.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師:小青蛙朋友們,看來你們都學到了本領。最近聽農民伯伯說河對岸飛了許多的害蟲,想請我們小青蛙去捉害蟲,你們愿意嗎?現在我們就到河邊去。(配班教師在幼兒休息時,迅速用盒子擺放成河)
放音樂集體跳過河捉蟲子
(2)再次重復游戲一次,并增加一定難度
師:我們不但要跳過較寬的小河,還要當心被人類發現,所以我們一起要蹲著走。
三、結束部分
舒展活動:盒子舞。
師:我們練習跳的本領很累了,請小青蛙們拿起一個盒子來跳個盒子舞吧。
《小青蛙學本領》教案 篇2
在《小青蛙》體育教學活動中,整堂課都是以故事的情境導入和貫穿。而活動的目標是幼兒通過學習蹲撐跳,從而發展他們的跳躍能力。 在這節體育課中孩子們大多數都完成了教學上所要求的目標。幼兒的活動氣氛很活躍,由于整個活動都是圍繞著小青蛙去捉害蟲和小青蛙跳荷葉的游戲情節進行貫穿,所以環節與環節之間都是很緊扣一起的,都是環環遞進的,但是活動中還是存在這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第二個自由探索青蛙跳的環節,由于引導不夠、時間過短,致使幼兒在自由探索青蛙跳的時候跳的動作比較單一,所以在這環節上我應該多給予幼兒更好的引導,以及再多一點游戲的時間,讓幼兒有方向去思考,有時間去探索,達到探索的目的。這樣也可以加強幼兒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的本領。再如在學習蹲撐跳的重點環節,對于幼兒的學習過于高控,感覺幼兒就是在跟著老師在做練習,我課后反思應該在這環節讓幼兒自由練習的時間再多一點,教師應該放手讓幼兒去練習,而不是過早的去參與到幼兒的練習活動中。通過這次活動,我又有了不少的收獲,同時也讓我反思了很多,我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這樣設計教案時就會注意很多我平時忽略的細節。我要多鍛煉我的口語,能直接導入課題引起孩子興趣是我一直對自己的要求,要有一定的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收放自如的能力。
《小青蛙學本領》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模仿青蛙的動作,初步掌握蹲撐跳的動作要領。
2.萌發喜愛和保護青蛙的情感。
活動準備:空地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節奏做青蛙模仿。
二、幼兒探索青蛙跳的動作。
1.師:你們知道青蛙是怎樣跳的嗎?大家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探索,模仿青蛙跳,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青蛙跳法。
3.請幼兒師范自己想出的動作。
三、游戲“小青蛙學本領”。引導幼兒學習蹲撐跳。
1.師:大家想出了很多跳的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本領,叫蹲撐跳。老師是青蛙媽媽,你們看媽媽是怎么跳的。
2.教師師范蹲撐跳,引導幼兒討論“媽媽跳的方法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掌握蹲撐跳的要領。
3.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注意指導幼兒:手盡量往前伸,雙腿用力蹬地和前收,使腳落在手支撐處。
4.請動作完成較好的幼兒示范,相互學習。
5.分散學習,一邊學青蛙叫,一邊學跳。
四、“青蛙捉蟲”游戲
1.女小朋友當青蛙,男小朋友當小蟲子趴在地上不動,進行“青蛙捉蟲”。
2.小蟲子可以在地上爬行,躲避青蛙,第二次游戲。
3.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五、活動結束,安全教育。
1.排隊回教室
2.安全教育:教室里不能學青蛙跳,地板上滑,容易撞到東西。
教學反思:
今天這個活動我們分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習青蛙跳,這一部分大概8分鐘,我們在教室觀察了青蛙蹲著的正面圖和側面圖,讓幼兒清晰地了解青蛙蹲著的姿勢。然后通過教師示范、幼兒示范,初步學習了“蹲撐跳”。第二部分15分鐘,我們轉移到二樓的小陽臺進行游戲“小青蛙學本領”和“青蛙捉蟲”。在小陽臺,雖然環境比教室開闊,但是幼兒們很聽我的口令,都很遵守規則,上完課也不覺得口干舌燥,讓我很欣慰。活動中,“小蟲”和“青蛙”都表現出來各自的特征,只有幾個幼兒會忍不住站起來跑,經過提醒也都繼續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