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皮筋》教案(通用2篇)
《花樣皮筋》教案 篇1
健康活動《花樣皮筋》:使用的材料皮筋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幼兒經常接觸到,如褲腰帶等,因為皮筋具有彈性的特點,對于現代小班的幼兒,有很多小朋友都沒有玩過,小班的孩子更是,正因如此,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次活動《花樣皮筋》,激發幼兒對民間題的活動興趣,增強身體的靈活性,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本次活動中預設了目標:
1、會主動嘗試探索皮筋的多種玩法。
2、體驗體驗民間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原本一直擔心幼兒沒有玩過皮筋,怕孩子探索不出玩法,但是出于意料的是,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在活動中,他們自由主動地探索了皮筋很多種玩法跳法,體驗到了民間體育游戲的趣味性。
三、活動開始,播放《小叮當》,幼兒隨著《小叮當》的音樂和我一起進行了熱身活動,為后來的運動做準備,幼兒都很喜歡《小叮當》音樂,因此都很開心地跟著我做動作適合他們,動作編排運動量恰好,也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到了第二環節讓幼兒自由玩皮筋,探索皮筋的多種玩法。先是出示皮筋,進行談話引入,因為幼兒事先經驗豐富認識了皮筋,因此都能說出皮筋有彈性的特點,但是當提問到想怎么玩的時候,孩子們都不太敢回答,因此在這個地方過度的不是很好,在這一環節的自由探索中,提供的皮筋有打了結的,有沒有打結的皮筋,有些小朋友一起把皮筋當成了繩子甩,有些小朋友牽起來從下面鉆過去,有些小朋友從上面跳過去等,探索出了很多玩法。當我發現有一組小朋友是利用打結了的皮筋,兩個人崩起來,有一個嘗試在里面跳,在集中點評到了大家的玩法后在引出,跳皮筋的玩法,從而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初步嘗試傳統“跳皮筋”,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原本的擔心放下來了,因為幼兒有的兩只腳一同跳過去,有的單腳跳進去再跳出來,還有的能夠跳在一條皮筋上再跳到另外一條皮筋上等等,跳出了很多不一樣的跳法。最后聽著放松的音樂,結束本次活動。活動過程中,小朋友積極性很高,都玩得很開心,鍛煉到跳等動作,體驗到了民間體育活動的樂趣,發展了身體協調能力。
活動不足之處及整改策略:
1、在自由探索之前,應該要提好安全要求,活動中有小朋友把皮筋弄在了脖子上,應讓幼兒有安全意識,學會在活動中保護自己。
2、在集中活動時,有些幼兒在探索的時候有很多的玩法,但是在集體就不敢跳出來,活動中我一直問“還有沒有其他的玩法”但是孩子還是重復著別的小朋友玩過的,在這個時候我可以引導老師也有不一樣的玩法。
3、時間沒有掌控好,到活動最后,運動量有點過大,幼兒體力有點體力不支,小班的幼兒,活動時間有點過長,在今后,在這些問題上,我將會反思進行調整。
《花樣皮筋》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精神的引領新《指南》也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為此,我們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皮筋為運動器械載體,設計了中班健康活動《花樣皮筋》,放手讓幼兒來探索玩雙腳屈膝蹦跳玩皮筋的游戲,并且在規則變化下逐層給幼兒以新的挑戰,發展幼兒的蹦跳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探索皮筋的多種玩法。
2、體驗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皮筋數根、木樁等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引導語: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尋寶,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二、自由探索皮筋的不同玩法
1、出示皮筋,猜想皮筋的玩法。
引導語:我們的尋寶活動需要與一個好朋友一起完成,我們來看看它是誰?
皮筋有什么特點?
誰愿意來猜猜皮筋可以怎么玩?
2、自由探索,引導幼兒合作共玩。
3、說說皮筋的玩法,分享自己的發現。
4、小結:皮筋可以用來跳、鉆、跨著玩,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幾個人合作玩。
三、再次探索,感受不同高度的皮筋玩法。
1、引導語:今天我們學了這么多的本領,現在我們出發去尋寶了,哎,我們的路被擋住了,怎么辦啊!
2、自己嘗試通過 “障礙”。
3、說說過“障礙”的方法。
四、游戲“尋寶大行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引導語:小朋友要通過“障礙”,之后,找到一件寶物,再從原路回來,拍一下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個小朋友就可以出發去尋找寶物了。
規則:
1、每次只能拿一件寶物,從原路跑回來,拍完手后將寶物放到籃子里。
2、玩法最多的那一組為勝利。
五、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民間體育活動,他不受時間、地點、任務的限制,隨時都能玩,記得以前讀小學時,一下課就開始玩,十分鐘后就可以收起來,說明它有較強的隨意性,而且,皮筋是我們身邊的事物,幼兒經常接觸到皮筋,孩子們穿的褲子大部分都是用皮筋做的,符合《指南》指出的:幼兒園的選材應是幼兒身邊的事物,是幼兒所熟悉的。
我以“尋寶”形式貫穿整個活動,首先以去尋寶的口吻引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律動環節,我用了《甩蔥歌》這首律動感較強,節奏感強烈的歌曲,孩子們一聽到這首歌曲,他們的情緒就一下子高漲了起來,紛紛都動了起來,在激情的音樂結束后,我提出要求,今天的尋寶活動要以一個好朋友一起完成,這時出示皮筋,讓幼兒探索皮筋的玩法,并請個別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玩皮筋的,在這個環節孩子們能主動地探索皮筋的玩法,一個小朋友用皮筋在跳繩,兩個小朋友拉著皮筋在跑等等,充分體現了孩子主動探索的欲望。然后帶著孩子出發去尋寶,在尋寶的路上遇到了一些“障礙”讓孩子以自己的方法通過障礙,這個過程在孩子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加深了一些難度,讓孩子們玩固定住的兩根不同高度的皮筋,孩子們在這個環節中探索出了新的玩法,有的小朋友爬、有的小朋友屁股挪著過去等等。最后,才是真正的尋寶,而這個環節我又加深了一些難度,使用了“輔助材料”,讓孩子的情緒更加高漲,最后帶著尋到的寶物自然結束活動。整個活動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基本能達到教育目標。
不足之處:
1、孩子們在玩法的探索上還是比較單調,相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沒有什么創新。
2、孩子的常規需要加強,在共同探討玩法的這個環節,有些孩子在聽,有少部分孩子自己在旁邊玩,
建議:
1、在探索玩法這個環節讓孩子們圍成圓圈再來探討,這樣能照顧到每一個幼兒。
2、在孩子爬過去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要碰到皮筋,這樣可能更有挑戰性,在動作上做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