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藝術教案:圓形變變變
活動背景:
圓形是幼兒熟悉的圖形,一個個簡簡單單的圓,添畫幾筆就變成了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常見的物品,他們對此有著豐富的感性經驗,會覺得既親切又趣味十足。本活動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多感官參與的方式,讓幼兒認真仔細觀察畫面,嘗試理解畫面內容并較清楚地表述故事,同時能抓住物品的特點和功能向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對圓圈的添畫創想。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及動手繪畫能力。
2、啟發幼兒在規定的圖形上添畫成不同的物體。
3、能根據自己繪畫的物品添加背景。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接觸過圓的物品。
2、彩筆、記號筆。
3、畫好的圓形數張、白紙數張。
活動過程:
一、 以神話形式導入活動。
昨天,老師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一位仙女,她手中拿了一根神奇的魔術棒,她走到了一個叫“圓圓圈的國家”,那里的人們很窮,用泥巴制作了一些列的“圓圓泥巴家具”有:泥巴圓凳、泥巴圓柜、泥巴灶臺、泥巴放糧的斗……,小仙女看到這里的人們生活的這么貧苦,就舉起了手中的魔棒,說道:“變、變、變”那些圓形的泥巴家具頓時變成了各種形狀的現代豪華家具,你們覺得神奇吧!(幼:“好神奇、我想有一根魔棒、我為我媽變一根珍珠項鏈……”“對,有魔棒最好,但是我們沒有魔棒,不過我們有聰明的腦袋,讓我們用智慧來變一變這些圓形好么?(好)”(集體討論要變得物品,從中啟發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
二、動手操作:大家來畫
1、師:“小朋友們想的真好,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把我手中的圓圈變成神奇的物品好么?(好)小朋友們開始變吧。”
2、教師要求:用圓變出物品后再添畫上背景。
3、教師參與其中,啟發幼兒用一樣的圓形變出不一樣的物品。
4、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要敢想、敢變、敢畫。
5、作品展示:并說一句話描述一下自己畫的物體。
三、活動延伸
將幼兒作品匯編到《圓圈變變變》圖冊中,供幼兒以后隨時欣賞。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由于幼兒的個體差異,發展水平不同,有的幼兒在畫畫的過程中顯得“如魚得水”,拿筆就畫,畫得活龍活現,畫出了農家小院的“小雞一家”、“七彩葡萄”“神奇的扇子”“美麗的地球”“好吃的水果”等等。但有幾個幼兒顯得焦慮不安,缺乏自信不敢去添畫,就是勉強畫出來也是簡單呆板,我抓住幼兒的這一心理,及時鼓勵、積極引導,對他們畫出的畫給予了肯定及贊賞,讓他們從中樹立了自信。這節活動是孩子們自己的繪畫活動,真正體現了以幼兒為主的主題教育活動,幼兒表現的積極性很高,課堂秩序也很活躍,能夠達到師幼互動的效果。但也有欠缺的地方:他們在添置背景及涂色上還需加強訓練,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教授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