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月亮媽媽做衣裳》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背景
大中班小朋友正處于皮亞杰的幼兒認知發展理論的第二階段——前運算階段的中期,這一階段幼兒概念出現,表現思維的直覺性強。因而會出于本能對自然界產生好奇心,并積極的去探索。我發現如今好多故事與動畫作品都以月亮為主人公,這表明幼兒對于月亮有著濃郁的興趣,然而對現實中月亮的變化,他們知道的卻很少。所以我選擇了這次語言教學活動,讓孩子們既了解了月亮。首先,從幼兒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講講他們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樣子?其次,是教學重點環節,通過故事幫助幼兒認識時圓時缺,再次,是討論月亮為什么做衣服都不合身。為什么月亮晚上才出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2、知道月亮時圓時缺一起 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
3、說說自己心中的月亮。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幫助孩子了解月亮時圓時缺的事實。
活動難點:幫助孩子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自制夜晚背景圖,月亮變化圖,游戲相關的各種小衣服卡片。
活動過程
一、 說說“我”眼中的月亮
教師引導孩子回想以前見過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提問:“小朋友都見沒見過月亮。恳娺^那見 過的月亮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各抒己見,說一說思考的結果(能體現《綱要》中說的 :”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二、 聽聽月亮姑娘的故事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自己見過的月亮,那我們都是在什么時候見過月亮的呢?為什么晚上才能見過月亮呢 ?我們的月亮姑娘最近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看看都發生了什么事情。
展示圖片讓孩子們所說圖片中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師在孩子們講述的基礎上擴充故事
三、想想月亮姑娘
月亮姑娘有沒有做成衣裳?那個小朋友知道月亮為什么沒有做成衣裳?
那小朋友說說看,為什么月亮姑娘只能晚上才能出來?太陽公公出來了,月亮姑娘沒有衣裳可怎么出門啊!她能不能出門?(沒有衣服是不能出門的 ,小朋友們出門來上幼兒園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對不對?)
總結: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現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服,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能晚上才悄悄地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