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教學設計(精選3篇)
《糖》教學設計 篇1
情景導入:
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么?(一袋糖果)我要獎勵給今天認真聽講,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的同學.
【活動1】數一數活動(一數) 數數活動(一數)
1、你能猜一猜這袋糖果大約有多少塊嗎?
2、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果我們想準確的知道袋中有多少塊糖果,怎么辦呢?(數一數)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塊糖。(板書:有多少塊糖)
3、為了讓同學們數的方便,我們用圓片來代替糖果,同學們手中的圓片和老師袋中的糖果個數是一樣多的,現在請您們快來數一數吧!(學生數)
4、誰能向大家介紹你的數法呢?
5、看來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數法,都數出來糖果的數量,那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些數法。(課件演示各種數法)
6、同學們快來看一看這些數法,你有什么發現?(指名說)
7、(邊說邊課件演示)我們1塊1塊數,數了20次,我們一起來數數。2塊2塊數,需要數幾次呢?5塊5塊的數呢,數幾次?10塊10塊的數呢,數幾次就可以了?請你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么?(生:數的次數不同)每次數的塊數越多,數的次數就越少,每次數的塊數越少,數的次數就越多。
【活動2】數數活動(二數)
1、老師這還有其它的糖果,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圖)你仔細觀察,對于這些糖果的擺法,你有什么感覺?(生:整齊)
2、“橫著數”
真的排列的很整齊,看(師橫著指)這樣排列整齊的是幾個?怎么數的?(生:橫著數的)他這樣橫著數的,數一行有7個,在數學中這樣橫著數,叫做按行數。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快和老師一起做。(師生用手橫著指)由于這一行一行都有7塊,所以我們叫做每行有7塊,那有幾行呢?(2行)一共有機塊呢?你們能不能用這樣的語言再來說一說呢?(課件出示:每行有 塊,有 行,一共有 塊。)
3、“豎著數”
(1)我們剛才橫著數,知道是按行數,還可以怎么數?(生:豎著數)怎么豎著數?(生上臺演示)像這樣豎著數的方法,數學中叫做按列數。
(2)你能不能再豎著按列再數數這幅圖?(出示新圖)每列有4塊,有3列,一共有12塊。誰再用這樣的語言說一說?(課件出示:每列有 塊,有 列,一共有 塊。)
活動3【活動】數數活動(三數)
1、請你觀察觀察“橫著看”或是“豎著看”,你能發現什么?
2、通過橫著數,豎著數,我們都能準確的數出數量,這兩種數法還能用算式來表示呢?請你打開書16頁,將橫著數的方法寫在這里,豎著數的方法寫在這里。(課件說明)
3、說說你是怎么列的算式?(板書貼圖和算式)
豎著數,有幾個3呢?(生:5個3)你能指一指嗎?(每指1個3,老師就貼1個3)
橫著數列出了這樣的算式,有幾個5相加,指一指。(學生邊指,老師邊貼)
4、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數法,列出了兩個不同的算式,仔細觀察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指名說)算式不同,怎么得數相同呢?(生:一個是5個5個數的,一個十3個3個數的)小算式中的秘密都被你們發現了,看來同一幅圖,橫著數,豎著數,所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活動4【活動】拓展延伸
1、同學們數的這么好,小青蛙也來湊熱鬧了,它要和我們玩跳格游戲。(出示17頁第4題)你們看清楚小青蛙是怎么跳的了嗎?(生做在書上)
2、小青蛙太頑皮了,都跳到了老師這把尺子上了,它還想3格3格的繼續往下跳,那我們的算式就這樣要一直的加下去了,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如果我們能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就好了,這個方法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糖》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1通過自學能認讀本課4個生字,掌握一個多音字“嚼”。
2.能通過自讀 ,能比較準確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阿德情感的變化。了解老李對阿德深厚的父愛,懂得珍惜親情。
3.能根據課文內容能寫出人物評價。
教學重點: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阿德情感的變化。了解老李對阿德深厚的父愛,懂得珍惜親情
教學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寫出人物評價。
教學過程:
一、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外資料介紹:出示《一生的安慰》學生自讀。初步感知感恩的意義。
2、今天學習《父親的麥芽糖》學生齊讀課題
3、檢查預習 出示詞語:不領情、自卑、討厭、 咀嚼
正確讀出這一組詞語,請找到含有“ 嚼”字的句子,給這個字注音。 出示句子“阿德張大嘴咬了一口,細細的咀嚼著,而他此時的心情,就像嚼在嘴里的麥芽糖餅一樣,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訂正
想想課文中這些詞語寫誰的感情變化? 板書兒子
出示詞語:疼愛、果腹、沉默寡言、寂寞、興奮、
正確讀出這一組詞語,這一組詞在課文中是寫誰的?那個詞語的意思與(充饑)的意思相近 。“寡”這個字在課文中另一個組詞是什么?沉默寡言、抑郁寡歡都表示? 板書父親
【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詞語根據課文內容說話,以訓練學生運用詞語的能力,二是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了解大意。】
4、小結:通過檢查得知,大家在預習時不但解決了字音、字義的問題,還熟悉了課文內容。這樣的預習效果好。
5、準確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1)出示準確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標準,(準、全、簡、明、)
2)小聲讀或默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出示兩個學生概括的主要內容,利用標準,根據關鍵信息串連法,出示關鍵信息給這兩名同學評價一下。 改正說明理由。
4)自改后,指名 讀一讀。
5)小結: 我們根據標準,運用了串聯重要信息的方法,準確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使我們對課文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二、 自學重點 ,升華感情
1、 默讀課文,思考出示 阿德為什么討厭麥芽糖?后來為什么又主動吃爸爸做的麥芽糖?
點撥:
1、出示4自然段: 因此,他從小就討厭麥芽糖,討厭這個到處都散發這麥芽糖味道的家,討厭同學們叫他“麥芽糖阿德”,討厭爸爸這份賣麥芽糖的工作。
這是一個什么句式?你試著把感受阿德讀出來。
如果,你的情況和阿德一樣,你會怎樣做?(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事實)
2、出示:“爸……”阿德望著滿頭白發、駝著背、腳上裹著石膏、雙手撐著拐杖的父親,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他覺得父親老了,真的老了。
師:出示:這是對人物哪方面的描寫?從中體會到什么?你從人物的外貌體會出老父親的辛勞,從語言上有什么體會?其它方面呢?
3、出示:“爸……”阿德看著眼前這個為他辛苦一輩子的父親,看著滿屋子的麥芽糖罐兒,聞著濃濃的麥芽糖味兒,呆呆地愣住了。
師:孩子們仔細讀讀這兩段話,阿德前后這兩聲爸有什么不同嗎?(理解讀)
出示圖片:仔細端詳著蒼老的父親,他年輕過嗎?仔細端詳這個家呀,那是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家,熟悉它嗎?此時此刻阿德們想說什么? 把你的理解讀進去。指名讀(體會讀)
師生進行全文的一個串讀重點體會老李對阿德的愛
4、 出示:阿德張大嘴咬了一口,細細的咀嚼著,而他此刻的心情,就像嚼在嘴里的麥芽糖餅一樣,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
1)“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各代表著什么? 它們的順序能調換嗎?為何
最后是句號而不是省略號?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2) 故事讓我們感覺酸酸的,眼眶濕潤了,讓我們感覺甜甜的,幸福感從心底蕩漾而出。再回到課文中,細細品味 放音樂《懂你》指名讀分角色朗讀9-10
作為讀者我們為有這樣的結局欣慰,感動 。
2、我們曾經學過很多關于“父愛、母愛”這一題材的文章,有一個雙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親的耐心陪同下,經過長時間的認真練習,終于打中了立在遠處的瓶子。有這樣一個片段《看不見的愛》;在極度干旱的沙漠地區,一頭老牛用以死抗爭來的水,給自己的孩子喝,《母愛》;他們都是寫人記事的,(有事件回憶—片段----寫法)作者通過對主人公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描寫,刻畫了生動的人物現象,突出了人物的品質 ,就像今天的老李父子。讓我們銘記,使我們感動【通過重點片段的回顧,幫助學生系統整理寫人的方法。】
三、 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1、回顧一下全文, 勾畫板書 出示 關于父愛的小詩
3、師:你們看作者善于思考,善于表達。你學完了課文以后,對老李、對阿德肯定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父愛、感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讓我們拿起筆來,把它寫下來。 交流 修改
【揣摩寫法,體會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質,寫出對人物的評價,把語文的讀寫結合結合起來,動筆落在實處。】
板書設計 幸福
感恩 甜甜的
理解 酸酸的
脆脆的
父親的麥芽糖 父愛
把訓練落到實處
-------《父親的麥芽糖》教學反思 六年級 王進英
一、強化字詞教學
規范書寫漢字,是每個年段都應重視的教學任務。本課是六年級的略讀課文的教學,在字詞的學習上主要采取自學的第形式。但是就本課的一個生字“嚼”字而言,它的寫法、讀音、字義,對于學生又是疑難點和重點,設計了這樣的片段:出示“咀嚼”一詞,正確讀音后,在課文找到含有則個詞語的句子,并讀一讀注音。教師出示句子,共同訂正讀音“阿德張大嘴咬了一口,細細的咀嚼著,而他此時的心情,就像嚼在嘴里的麥芽糖餅一樣,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學生們很快發現兩處的讀音不同,這時教師問兩個的讀音為什么不同呢?學生再從字以上進行區分。他還有一個讀音,jiào,組詞倒嚼。解釋它們的意思,并在書上記上筆記。這個過程后,經過課后的檢測學生 掌握的較好優秀率百分之百。把“詞語復習”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提煉課文中的重點信息結合起來。在本課中概括出兩組詞語,一組是描寫阿德的情感變化的:不領情、自卑、討厭、 另一組是描寫老李對阿德一成不變默默無聞的愛: 咀嚼疼愛、果腹、沉默寡言、寂寞、興奮,學生要正確讀出并能解釋個別詞語的意思,能用其中的詞語說幾句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話。這里不但運用多種形式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更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的指導運用。動筆試一試運用串聯關鍵信息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讀寫自然結合
教學片斷師生對讀的形式共同回憶全文
師:往事一樁樁一件件如潮水般涌向心頭,小時侯,為了滿足自己的要求,走街串巷叫賣的父親都舍不得------
學生:舍不得買個盒飯吃。
師:上大學了,自己不辭而別。可是為了給自己寄生活費,父親---
生:每天只用饅頭果腹。
師:有了體面的工作,把他接來同住的提議又被――
生:拒絕了。
師:父親出車禍了,每天送飯送菜的不是自己――
生:卻是鄰居。
師:今天,他背以駝,手拄雙拐卻還要下廚房給自己做飯呀。
此時此刻你就是阿德想對父親說些什么?
生:爸爸請你原諒我的不懂事,今后我不會在那樣了。
生:想一想您為我付出那么多,舍不得吃個盒飯,卻給我買好吃的。每天肯干饅頭,給我買洗洗腦衣服,我還不理您,不理解您,我對不起您。以后,我會好好的孝敬你。
生:爸爸以后我一定會好好的孝敬您,讓您過上好日子。
師生的這種串文的對讀,使學生的情感再度受到激發,父親的點點滴滴一下子涌入學生腦海,甚至給了他們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氛圍下孩子們使他們有感而發,寫出的東西充滿了真情實感。
三、心靈凈化,情感升華
《父親的麥芽糖》是一篇中國臺灣作家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叫阿德的男孩子,從小在父親的疼愛下長大,卻始終討厭他們賴以為生的麥芽糖,并因此離開了家鄉。在父親的一次交通意外后,阿德才真正理解了父親,第一次主動吃爸爸做的麥芽糖。課文表現了老李對阿德深厚而含辛茹苦的父愛,以及阿德對父親的理解、感恩之情。
我們的孩子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但他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與生活,即使有些學生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容易,但這種感受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到底如何操勞與辛苦很多孩子是無法了解到的,所以他們說出這樣的話現在細細想來也不足為奇。這時我想只有讓學生真正走近父母才能了解他們的辛苦,所以課下我布置了一項作業:調查你的長輩、父母或師長一天的工作或活動,記錄并思考哪些活動與自己有關,你有什么感受。經過同學們深入細致地調查、了解,再在課堂上談自己的父母時,話語立刻變得深沉而凝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時,孩子們所說的都是發自肺腑的語言。描繪了父母工作的細節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理解了老李對阿德深沉的父愛,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懂得了感恩,體會到回報的重要性。
《糖》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等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糖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糖果里含有糖,糖是甜的是人體必需的營養。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發散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幼兒吃糖果要適量。
【活動準備】
1、各種各項的糖果若干,畫上五官,富有表情。
2、請每個幼兒從家里帶來兩種糖果。
3、情景劇《小熊拔牙》的有關道具及場景。
【活動流程】
游戲導入——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給糖果寶寶找家——情景劇《小熊拔牙》——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教師戴上大糖的頭飾,做大糖媽媽,帶領幼兒到“甜甜大世界”去發現尋找糖果世界的秘密。
大糖媽媽: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對,在上次的活動中小朋友都已經認識我了,我是麻渠大糖媽媽,今天我要帶領小朋友到我們糖果類的大本營“甜甜大世界”去,在那里你們會認識更多的糖果,發現糖果世界的許多秘密,下面讓我們快樂地出發吧!
二、看一看
大糖媽媽帶領幼兒到“甜甜大世界”去參觀,請幼兒認真觀察各種糖果的不同形狀、顏色和包裝。
大糖媽媽:小朋友,“甜甜大世界”到了!你們看,我的糖果伙伴們正在向你們微笑呢!快去和它們做朋友吧?看一看它們都是什么糖?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他們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幼兒自由分散的觀察,教師個別引導)
提問:你剛才看到了哪些糖?它們是什么樣子的?以前吃過嗎?是什么味道?它和別的糖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三、嘗一嘗
讓幼兒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親自品嘗糖果的味道,加深幼兒對各種各樣糖果的認識。
大糖媽媽贈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禮物,請小朋友每人挑選一塊糖果進行品嘗,并說出糖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四、說一說
請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還見到過什么糖果?吃過什么糖果,什么形狀、顏色、味道等?
五、給糖果寶寶找家
請幼兒根據不同的要求給糖果寶寶找家:
1、按照顏色的不同給糖果寶寶找家(紅色、黃色、綠色、白色、棕色等)
2、按照形狀的不同給糖果寶寶找家(圓、方、橢圓、半園、三角等)
3、按照軟硬程度的不同給糖果寶寶找家(棉花糖、橡皮糖;冰糖、水果硬糖)
4、按照味道的不同給糖果寶寶找家(如菠蘿味、桔子味、奶味、巧克力味)
六、表演活動:情景劇《小熊拔牙》
請幼兒觀看情景劇,知道吃糖果雖然有利于健康,但是吃多了對身體不利。
看完表演后提問:
1、小熊為什么要拔牙?
2、你看了這個表演,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糖媽媽小結:糖是我們身體里面必需的營養,但是不能多吃,要適量。吃多了不僅會傷害牙齒,還會造成肥胖。所以吃糖要講究科學,不能無節制地亂吃。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晚上睡覺前千萬不要吃糖。
七、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離開甜甜大世界,到美工區利用糖果包裝紙去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故事《小熊拔牙》
熊媽媽去上班,小熊一個人在家里玩耍。臨走前,媽媽對愛吃甜食的小熊說:“媽媽不在家,你要洗洗臉,刷刷牙,不自己拿餅干,不自己吃甜瓜……”。小熊痛痛快快的答應了媽媽的話。小熊洗了洗臉,理了理頭發,就是不想刷牙,不刷就不刷吧。小熊想起家里甜甜的餅干,可是已經答應媽媽不吃它。找到一罐甜甜的蜂蜜,好象媽媽沒說它,果醬呢,也可以嘗一下。小熊拿出了盤子,盛一盤蜂蜜,盛一碗果醬,一口一口的吃干凈。啊!好甜啊!甜到舌頭根底兒,甜到牙齒跟兒!咦?怎么變酸啦?哎呀呀!甜變酸,酸變疼。哎呦!疼得小熊直叫喚!
兔大夫正好從這兒過,聽見了小熊的叫喊聲,連忙走進小熊的家。“小熊張開嘴,讓我看一看!你這個牙齒真不好,得補一補,你這個牙齒也不行,得換一換!“兔大夫拿出針管打麻藥,然后又拿出鉗子,要把小熊的牙拔掉。“一、二、三!”小熊的牙齒太大,兔大夫用力往外拔。小熊疼得眼淚往外冒。
小熊的牙齒終于拔掉了,擦上點兒藥。“你的牙齒還疼嗎!”“不疼了!”“以后要好好保護你的牙齒,要不一個一個的都爛掉!”“怎么保護它們呢?”“不能吃那么多的甜食,不偷吃餅干,不偷吃蜂蜜,每天要把牙齒刷幾遍,早一遍,晚一遍,里里外外都刷遍!”小熊不想讓自己的牙齒都拔完,所以從那以后,他記住了媽媽和兔大夫的話,不吃那么多的甜食,天天堅持刷牙。小朋友你們的牙齒疼不疼?你想好好保護自己的牙齒嗎?想想兔大夫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