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車過紙橋》教案(通用2篇)
《小汽車過紙橋》教案 篇1
本節活動是根據南師大整合教材中班下學期月主題《和紙玩游戲》自行設計的。紙是生活中經常見到東西,幼兒由于生活經驗的限制,總認為紙是輕輕地、薄薄的、很容易壞。 在《小汽車過紙橋》這一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大膽猜想、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去發現讓紙橋不塌的方法,使幼兒初步了解改變了紙的形狀、厚薄,紙的承重力會變得不一 樣。本節活動充分考慮了科學活動的核心價值: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也讓幼兒通過活動鍛煉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我來具體說一說活動過程的六個環節:
1.情景導入
活動中用到的遙控車是孩子們生活中很喜歡的游戲,這樣貼近生活的設計特別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紙橋突然塌掉又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也讓孩子在輕松的玩耍中去發現問題,為下一個環節分析問題做好鋪墊。
2.老師提出疑問,引導幼兒探索紙橋不會塌的原因。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孩子探索出紙橋不會塌的秘密。先猜想——再對比.觀察.觸摸——然后讓幼兒自己發現秘密——最后老師再小結,從而提高了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3.緊接著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發幼兒更深層次的思考——猜想讓紙橋不塌的各種方法。
4.組織幼兒動手實踐操作。
該環節是讓孩子對上一環節的猜想進行驗證,同時也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因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本節活動教師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探究,避免了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
5.集中交流
本環節幫助幼兒回顧自己探究的過程,也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并通過語言的表達整理,概括自己搭橋的探究成果。
6.結束語起到了前后呼應的效果,增強了整個活動的完整性。
但我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現場比較緊張,幼兒現場引導還不夠深入,如果能對幼兒更深入的引導,更能啟發幼兒去思考。
最后,很感謝上級領導、和我幼兒園領導給我這次機會,也感謝區一幼領導對我的指導,我會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也希望大家給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小汽車過紙橋》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紙是生活中幼兒最常見到也最常接觸到的很普通的東西,孩子平時也很喜歡玩紙,設計本次“小汽車過紙橋”的活動,創設了主題情境,孩子在故事的引導下,以“小工程師” 的身份融入故事情境,開始了探索和實驗,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學性。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猜想和動手實驗,探索出讓紙橋不塌的方法。
2、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并能在活動中大膽動手操作。
活動重難點:
教師怎樣引導幼兒能大膽的動手、動腦進行探索實驗。
活動準備:
1、瑞吉歐課件故事情境和聲音。
2、兩個外觀一樣的模型紙橋(一個不會塌掉、一個會塌掉),遙控汽車。
3、實驗操作材料:不同形狀的積木和廢舊的a4打印紙、4個玩具汽車。
4、投影儀、記錄單、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汽車過紙橋
播放課件聲音“嘀嘀嘀”這是什么聲音啊?(小汽車的聲音)
播放課件場景(一次播放小汽車、兩座橋、游樂場)“小叮當要開汽車去游樂場玩咯!到達游樂場的途中要經過兩座橋!
第一次過中間夾有波浪形的紙橋,“小汽車順利的開過了小橋”。
接著小汽車在第二座橋上開,“哎呀!橋塌了,小汽車掉下去了”小叮當傷心極了”,播放小叮當哭的聲音課件。
“小汽車為什么會掉下去呢,誰來幫助我一下啊?”
老師引導幼兒發現:“讓我們一起來當一回小工程師,看看這這兩座橋為什么一座會塌掉、一座不會塌掉呢?”(教師聆聽幼兒的各種想法,)
教師預想幼兒會說的是:
1、紙的材質不一樣,請一個小朋友近距離觀察和摸一摸。
2、紙的厚度不一樣,可以準備尺子量一量
將兩座橋橋面撕開后,讓幼兒再觀察發現:“這兩座橋里面有什么呀?”(原來中間多了一張紙。)
“這張紙是什么形狀的呀?”(波浪形狀)
“原來多了這張變了波浪形狀的紙,小汽車過橋就可以不塌了呀”
二、幼兒用投放的材料進行實驗操作并記錄——怎樣讓小紙橋不塌(每4人一組)
“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一下小叮當,怎么樣才能讓他的小汽車開到游樂場去呢?”
“小工程師們來說說你們想到的讓橋不塌的方法吧!”(老師聆聽幼兒的大膽的猜想)
鼓勵幼兒大膽實驗,教師注意觀察孩子是怎樣運用提供的材料試驗的,并給與引導式的提問。
“小工程師們開始搭橋吧!再用畫筆記錄你們的搭橋實驗吧!(可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各種形式記錄)”
“這一隊的小工程師們,你們為什么要把紙變成這樣呢?”
“你們為什么要把積木這樣放呢?”
“你在做什么?為什么?”
教師預想的幼兒回答:
1、我多用幾張紙,橋就變得更硬了。
2、我把紙這的厚厚的,紙就變硬了。
3、積木是橋墩,多幾個就更穩。
4、積木橋墩距離靠近一些,小汽車也可以過去。
。ń處熢谟變合氤鲛k法以后,要給予鼓勵:這位小工程師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好的辦法,其他小工程師相信你們能想出更多的辦法。)
三、投影儀展示記錄單并請幼兒說一說。
根據時間請1—2組展示記錄單:“誰來告訴大家,你們的小汽車過了小橋了嗎?你們的小橋是怎樣搭的?為什么塌了或沒塌?”(實驗有可能沒成功,重在探索過程)
結束語:”我們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把小橋搭好了,讓我們開著小汽車嘀嘀嘀的過小橋,去游樂園吧!”(幼兒排隊和老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