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精選8篇)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1
設計意圖:幼兒對家鄉的揚子鱷,銀杏都了解!那我想讓幼兒對家鄉的特產——吊瓜及吊瓜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首先知道吊瓜長在什么地方,初步了解吊瓜怎么播種及收獲,知道吊瓜子從哪里來并經過一定的加工才能吃,并對于家鄉人種特產產生自豪感!
目標:1.認識家鄉的特產—吊瓜,知道吊瓜生長地方
2.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形狀
3.品嘗吊瓜,產生自豪感
準備:1.物質準備:各種瓜子、吊瓜、及吊瓜子及圖片
2.經驗準備:到網上或書上查找圖片
重點:知道吊瓜長出吊瓜子
過程:
一、出示照片,導入課題
1.出示各種瓜子,你們吃過這些瓜子嗎?它們長在什么地方呢?(逐一提問)
最后出示吊瓜子,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瓜子嗎?那它長在什么地方呢?
2.認識吊瓜
出示吊瓜圖片。我們的吊瓜子住在吊瓜肚子里。你們想知道吊瓜長在什么地方嗎,請幼兒把了解到的吊瓜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觀看錄象,農民伯伯種吊瓜
1.完整播放錄象,初步了解吊瓜生長的地方
剛才我們看到農民伯伯種吊瓜 ,你看到吊瓜長什么樣了?
2.進一步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特征
吊瓜是什么形狀,它的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呢?
了解吊瓜長出之前吊瓜架上的葉子
3.播放農民伯伯收吊瓜,把吊瓜子從吊瓜里撥出來,認識吊瓜子的形狀
4.觀看錄象
吊瓜子撥出之后經過加工包裝變成我們現在吃到的吊瓜子!
三、品嘗吊瓜子
1.幼兒自己嘗試撥吊瓜子,請個別幼兒示范
2.教師示范撥吊瓜子
3.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品嘗說說吊瓜子的味道!
四、小結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去實地看看吊瓜子的播種或者到加工廠看看!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主要特產,認識幾種家鄉特產的商標。
2、通過分類操作、品嘗分享,體驗活動的快樂。
3、感受家鄉特產的豐富,并為家鄉感到自豪。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家鄉特產的外包裝(包裝袋、包裝盒、包裝紙等)。
2、發動幼兒帶一些家鄉特產的食品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分享。
3、錄像帶《美麗的秦皇島》。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熖釂枺胫黝}
首先出示地圖,以提問的方式,提問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知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屬于哪個地方?
幼兒在地圖上尋找我們的家鄉。
教師然后直接告訴幼兒我們的家鄉在沿海,屬于河北省。
。ǘ﹨⒓诱褂[,共同認識
1、帶領幼兒參觀特產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家鄉特產的包裝,了解特產的名稱、商標、產地。
師:“小朋友,我們的家鄉秦皇島是沿海開放城市,明顯的地理優勢,有美麗的自然環境,那小朋友知道我們家鄉有哪些特產嗎?
提示幼兒大膽回答。
請幼兒參觀特產展,引導幼兒觀察家鄉特產的包裝,了解特產的名稱、商標、產地。
教師小結:這些都是我們家鄉生產的產品,是家鄉特產。比如:板栗、地瓜、粉絲、核桃、海鮮等。
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牌子的?是哪里生產的?
2、結合商標圖案,認識幾種家鄉名特產的標志。
出示各種食品的標志圖:引導幼兒說說其色彩及圖案,你還在哪里見過,商標的圖案像什么?
。ㄈ┯螒颉缎⌒в螁T》
(四)觀看錄像《美麗的秦皇島》,品嘗家鄉特產,激發幼兒愛自己家鄉的情感。
幼兒邊品嘗邊相互講講其色香味。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3
二、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泥工的多種技能,大膽、創造性地制作青團子、襪底酥。
2.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昆山的特產,體驗手工制作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1.已學過團圓、搓長、壓扁、分泥、粘合等泥工技能。
2.干凈的盤子、泥工板等,每人一份;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幼兒進行創造性的制作,并體驗制作過程的快樂。
難點:揉圓按壓成橢圓形。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談話法、自由探索法、講解示范法、練習鞏固法等。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圖片導入,了解昆山的特產。
1.出示青團子、襪底酥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昆山的特產,我們來看看是什么呢?
2.你們都吃過哪些昆山的特產呢?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花紋等方面講述)
3.教師小結:我們昆山的特產真好吃,尤其是青團子,只有春天這個季節才有,香香甜甜可好吃了。1.幼兒觀察、了解昆山的一些特產。
2.幼兒從大小、形狀、花紋等方面說說自己吃過的特產。教師通過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特產,讓幼兒直觀的感受昆山特產的不同大小、形狀、味道等特征。在這個直觀的了解過程中,幫助幼兒為制作青團子和襪底酥豐富經驗。二、講解示范,幼兒制作青團子和襪底酥。
1.小朋友,你們看看青團子和襪底酥都是什么形狀的呢?(引導幼兒自由說一說)
2.教師示范青團子“團圓”的制作方法并重點講解示范襪底酥的制作方法:先團圓,再壓扁,然后修飾成橢圓形,最后點上“小芝麻”。
3.制作要求:
(1)在壓的過程中藥注意壓的力度,不能壓的太扁。
。2)點上去的芝麻最好也壓一下。1.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青團子和襪底酥的形狀、顏色等。
2.幼兒觀察教師示范。
在幼兒說說的過程中,讓幼兒知道青團子和襪底酥的樣子。再來觀察教師的示范,幫助幼兒了解它們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時候要注意的一些事項。為幼兒自己制作做好鋪墊。三、幼兒動手制作,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制作出作品。
2.重點指導幼兒將壓扁的圓,揉圓按壓成橢圓形。1.幼兒根據教師講解的要求大膽制作。
2.能夠利用搓、揉、按的方法制作。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一方面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的:
1、了解家鄉的特產,曾進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課本。
活動步驟:
1、談話導入主題。
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呀,你的家鄉有什么特產呢?知道什么叫特產嗎?特產就是特有的或是特別有名的產品,并且是別的地方很少有的產品。
2、打開課本,讓幼兒觀察畫面。
1)你認識這些產品嗎?能說出他們的名稱嗎?你的家鄉有沒有這樣的產品?
2)你的家鄉主要生產什么呢?能說說它的特點以及營養價值嗎?
3)小組互相交流。
4)讓幼兒在大家面前介紹自己家鄉的土特產。
3、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因為每個地方的土質都不一樣,而每一種土產品都必須在適合它的土壤里才能生長旺盛。因此,我們要以自己家鄉有這樣的土特產2自豪。
活動建議:
組織幼兒進行一次"家鄉的特產"演講比賽,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幼兒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贊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幼兒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幼兒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特產,知道家鄉特產的種類,并深入了解家鄉特產的特點,歷史淵源等。
2.通過調查、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運用調查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家鄉特產的了解,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活動重難點:
學生能把自己搜集的資料、調查的結果進行展示交流,在獲取信息的同時,感情得到升華,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學生:收集家鄉特產的有關資料、實物
教師:多媒體課件 收集家鄉特產的圖片和其他資料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播放《微山湖》視頻,提出要求:請大家仔細看,看后告訴老師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生看錄像談從中了解了什么。
師:微山湖就座落在我們的家鄉山東省濟寧市,我們剛才在微山湖僅僅看到了家鄉的部分特產,實際上我們的家鄉地大物博,有著非常豐富的物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家鄉的特產”,來了解咱們濟寧的特產。
板書:家鄉的特產
二、交流特產
1、 課前,我們圍繞著家鄉的特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調查計劃,并且分小組進行了調查研究,你們小組重點研究了家鄉特產哪方面的知識?
指同學說
板書:種類特點歷史影響
2、 現在,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選出代表一會進行班內交流。
①出示溫馨提示:說的同學說清楚,說明白,聽的同學認真傾聽,不同意見可以補充。小組長進行歸納梳理。
②小組內交流師巡視
3、班內匯報
匯報交流時形式多樣師生評價
4、剛才大家通過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家鄉的特產,通過大家的交流,對于我們家鄉的特產你有什么感受?
生談感受(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創設情境,展銷產品
大家知道嗎,在每一屆山東壽光(國際)蔬菜博覽會上,展出了國內外蔬菜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各種蔬菜在展覽中大放異彩,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為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咱們濟寧的特產,我們現在也來舉辦一個“濟寧特產博覽會”,來宣傳、推銷家鄉的特產,大家想不想參加?
1、你想采用什么形式來展銷我們的特產?
小組內討論做什么,怎么做
指生說
(設計廣告語、宣傳畫、編兒歌等等)
出示創作要求:
A、設計要新穎,有創意。
B、能體現特產的獨到之處。
2、自由創作
3、展示優秀作品 師生評價
四、總結提升:
同學們的精彩表現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到家鄉特產的獨到之處,作為濟寧的一份子,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交流收獲
小結:作為濟寧的兒女,風景優美讓我們感到驕傲,特產豐富更讓我們為之自豪。有了大家的努力,相信,家鄉的特產也一定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我們的濟寧明天會變得更加美好。
五、探究實踐
1、 可以了解山東省內有哪些特產以及它們的特點和歷史淵源。
2、 辦一期宣傳家鄉特產的手抄報或剪貼報,評選優秀作品張貼在班級文化版面上。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家鄉在哪里?了解家鄉的特產有哪些?知道其特點。
2、根據特產的特點創編簡單的廣告兒歌。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物品準備:稷山板棗、維之王、麻花、聞喜煮餅、芮城麻片等;字卡。
知識準備:家長帶幼兒品嘗1至2種家鄉的特產,并將特產帶來。
活動重點:通過小朋友互相介紹了解家鄉的特產。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根據特產的特點創編廣告兒歌。
活動過程:
1、用幼兒帶來的特產創設一個小超市,請幼兒參觀。
2、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家鄉的名稱(山西運城)。說說家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鶯鶯塔、鸛雀樓、永樂宮、大禹渡等)。有哪些名人?(關公、司馬光、王維等)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品嘗過的特產。引導幼兒介紹時要說出特產產自哪里?為什么向大家介紹它?
4、幼兒品嘗特產,并說出特產的形狀,顏色味道。
5、引導根據特產的主要特點創編廣告兒歌,向來運城旅游的人們推銷家鄉的特產。例如:我的家鄉在運城,這里有又紅又甜的稷山板棗,歡迎大家來品嘗等。
6、游戲:送特產回家
將寫有地名的字卡貼在教室周圍,幼兒每人選一種特產,大家一起開車旅游,游到哪個地方,就將那里的特產送回家。
7、家鄉的特產豐富,激勵大家要熱愛我們的家鄉,并說說怎樣去愛自己的家鄉?
8、幼兒互相交流今天的活動感受,并說說家鄉其它的特產。
9、延伸活動:將這些特產還有寫有地方名的字卡投放到區角中,幼兒可以在區域中繼續分類,增添新的特產。
活動反思:在整個活動中,我整合了語言、科學以及識字等方面的內容,最后還設計了游戲活動,讓幼兒做到動靜結合,能專注的進行整個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都能陶醉在各個環節中,在重點介紹特產環節中,由于家長提前帶孩子品嘗了特產,所以 孩子們對特產已經了如指掌,各個能力的孩子都能很好的介紹,能力強的孩子介紹的相對詳細些,能力弱的孩子介紹的相對簡略些。在創編兒歌這個難點環節中,由于孩子們親自品嘗了特產,只需要將自己的感官體驗告訴大家就好,因此效果也還不錯。唯獨沒有上好的環節出現在介紹家鄉的名人,由于疏忽在課前準備時,只讓孩子查了特產,沒有做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最后只好由老師告訴大家。對于家鄉的認識應該是全面的,因此以后的社會課要給孩子全面的知識,不能只是某一方面的知識,要讓孩子全方位的了解家鄉。再有一點有個別孩子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特產?盡管老師活動中又再次進行強調但在后面說說其它特產環節中,有孩子一直說的是能吃的東西,甚至說出了:“香蕉、菠蘿”。這再次體現出課前的知識方面儲備不足,因此給活動帶來了困難。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7
設計理念
家鄉是幼兒熟悉的,家鄉的這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幼兒的成長中,特別是成長中有著特殊的意義。為了讓幼兒走進家鄉的本土文化,對家鄉的文化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我們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活動讓幼兒通過學習繼承、發揚、創新家鄉的本土文化,但因幼兒年齡較小的緣故,他們平時還不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的活動他們發現,把他們的知識經驗升華成為一種愛家鄉的力量和行動。
教學目的:
1、認識和了解家鄉的主要特產西瓜,并學著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解土特產的特征。
2、通過操作活動加深對家鄉平湖的認識,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西瓜燈節圖片,有關西瓜的資料圖片
教學重點:通過本次活動加深對家鄉的認識,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認識家鄉的主要特產,并學著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解土特產的特征。
活動流程
一、 教師展示西瓜燈節的照片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對,是我們的西瓜燈節,你看過瓜燈節嗎?這么美麗的瓜燈都是用什么刻出來的,對,就是我們平湖有名的西瓜。
你知道西瓜的一些什么知識可以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幼兒相互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
教師為幼兒講解:家鄉的西瓜呀可有名氣了,因為它特別的甜,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平湖農民伯伯種的西瓜有很多品種,他們本領可高了,種的西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吃過的人都說平湖西瓜好吃、甜。
你喜歡吃西瓜嗎?覺得我們的平湖的西瓜怎么樣?
二、繼續豐富幼兒的有關知識,了解大棚西瓜
這是另外一個品種的西瓜,雖然小,可特別的甜,這是什么知道嗎?大棚,為何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瓜嗎?
你知道是怎么種出來的嗎?
甜甜的西瓜又是怎樣到我們手中的呢?又會賣到其他什么地方呢?
你嘗過我們平湖西瓜的哪些品種?味道怎么樣?
教師。
三、設計西瓜燈節的標志。
我們平湖人民這么勤勞能干,我們小朋友也是平湖人呀,你們也來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為家鄉做一點小貢獻,西瓜燈藝術節還缺一個標志,你們來設計一下。
幼兒設計,教師指導。
教師講評。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和交流梳理幼兒已有的有關西瓜的相關經驗。
構建有關土特產西瓜的一些新知識,了解更多是為了讓幼兒產生對家鄉人民的勤勞和能干感到自豪的情感。
通過操作升華幼兒的情感,并以實際行動來為家鄉人民做一點小貢獻。
《家鄉的特產》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特產,曾進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課本。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主題。
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呀,你的家鄉有什么特產呢?知道什么叫特產嗎?特產就是特有的或是特別有名的產品,并且是別的地方很少有的產品。
2.打開課本,讓幼兒觀察畫面。
。1)你認識這些產品嗎?能說出他們的名稱嗎?你的家鄉有沒有這樣的產品?
(2)你的家鄉主要生產什么呢?能說說它的特點以及營養價值嗎?
。3)小組互相交流。
。4)讓幼兒在大家面前介紹自己家鄉的土特產。
3.教師小結。
小朋友說的很好,因為每個地方的土質都不一樣,而每一種土產品都必須在適合它的土壤里才能生長旺盛。因此,我們要以自己家鄉有這樣的土特產2自豪。
活動建議:
組織幼兒進行一次"家鄉的特產"演講比賽,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