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活動《花兒朵朵》
由于我們已將花朵按花瓣的多少進行了分類,幼兒學會剪四瓣花以后就設法變化花瓣。
有的在剪花瓣時,多彎曲幾下;有的剪好幾朵四瓣花重疊起來;有的剪去其中一兩片花瓣合
成。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原來設想讓幼兒將這些花朵匯集起來做成小花壇,可是在散步時看到十字路口、街心花
園中別具匠心的花景設計,使我們改變了主意。我們改用幻燈紙仿造花景設計做成一只孔
雀,讓幼兒將這些剪紙花布置上去,這一做法大受歡迎。在征求意見時,幼兒提出再做幾個不同花景設計,還帶來了好多照片,于是我們又做了一個茶壺倒水入茶杯的花景,幼兒用不同的辦法在上面-j}列,一次比一次有創意。此外,我們利用在另一個活動區學用雙三角折疊出的蝴蝶,設計了“蝴蝶飛到花畫景中”的情景,使小花壇更顯生動有趣。
第三時段:綜合表現、三只蝴蝶(集體教學)
活動材料:第一、二時段的材料
活動方法:
利用已做好的剪紙花朵和折疊的蝴蝶,粘貼在花葉背景的餐巾紙上,將各自的畫面合起
來,構成《三只蝴蝶》的故事。
活動過程:
在以上活動中,始終伴隨著幼兒對周圍花朵的觀察。有家長反映,孩子走在路上會因突
然發現一朵野花而停下來,駐足觀望,興奮不已。在看了蝴蝶的標本和多媒體課件以后,那些極具特點的蝴蝶也成了他們制作中抒發無限想象的內容。在講過《三只蝴蝶》的故事以后,
我們就做了以下的集體教學活動設計,鍛煉幼兒利用綜合材料的能力,要求三位幼兒共同完
成故事內容,不但契合故事“相親相愛不分手”的主題,也給幼兒又一次共同合作的體驗。
我們摘錄了活動中的三個片段:
片段一:選材中的“相親相愛”
在幼兒選擇蝴蝶的過程中,同在一個小組中的i位幼兒發生了爭執。原來,男孩選擇了
紅蝴蝶,當他想要選擇紅花對應粘貼時,發現紅花已經被另一位女孩拿走了,而女孩的畫面中卻是一只黃蝴蝶。這下子男孩著急了:“這是我的紅花!”女孩不理睬。“'f把紅花給我!”女孩仍不理他。男孩只能向老師求助:“老師,她拿錯花了!”老師提問:“紅蝴蝶可以找找別的花嗎?…‘可以!”女孩自信地說道。“不可以!”男孩也堅持自己的看法。“那你們認為呢?”老師轉而詢問其他幼兒。“可以,三只蝴蝶是一起找花的。…‘沒關系,紅蝴蝶也可以找其他顏色的花。…‘……”大家t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觀點:在老師的建議下.男孩也認同了大家的意見,活動順利地進行下去。
片段二:表現中的“相親相愛”
活動中,孩子們用吹泡泡、折紙、粘貼等方式表現出蝴蝶找花的畫面情節,積極地和材料互動著。例如:有的幼兒嘗試用水彩筆直接點畫表現細細彎彎的花莖,或是用水彩筆聚攏點畫表現小花;有的幼兒嘗試在花莖上吹出泡泡表現小小的花苞。在故事背景的烘托下,不時有新的創造行為生成:有的幼兒在四瓣花旁添畫了許多小花,表現一片大花園;有的幼兒畫出長長的花莖和蝴蝶碰在了一起,表現蝴蝶和花莖做游戲的情景。幼兒的行為反映了內心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和認同,于是老師隨即以生動的語句表揚了孩子的畫面:“我看到有的蝴蝶和花朵碰在一起,就像好朋友在悄悄地說話。…‘我還看到有的大花旁簇擁著許多小花,就像一個花姐姐在講故事給花妹妹聽:”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更積極地投入到創作中,小花園中洋溢著濃濃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