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
設計思路:美術界中大師作品的門派類別琳琳種種,并不是所有作品都適合幼兒欣賞的,所以在選擇欣賞作品時非常重要,應適應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發展特點,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美術作品。現代派繪畫主要以線、形、色等形式因素間接地傳達意義,這與幼兒期還完好保存的人類感知本能和知覺相一致。幼兒知識經驗少,思維框框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創造,容易與這些作品達到默契與相通。因此我選擇了現代藝術大師畢加索的作品《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讓幼兒發現美、感受美、豐富美。
期待幼兒表現的行為:
1、樂意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參與欣賞活動,激發孩子體驗美、發現美、表達美的情感。
2、能對作品產生一定的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受
3、知道弧線的表現作用。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
2、創設體驗的環境,在紅色地毯上放一些抱枕、毛毛公仔等休閑物品。
3、陶泥、小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體驗活動:讓幼兒在老師創設的紅色地毯上體驗舒適的感覺。
1、師:我們找個舒服的位置休息一下吧!聽著音樂,輕輕地閉上眼睛,放松你的手,放松你的腳,你的身體軟軟的、柔柔的坐著或躺著。(讓幼兒聽著柔和的音樂,在老師的語言提示下放松肢體,體驗舒適的感覺。)
2、休息后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剛才你休息時,感覺怎樣啦?
二、幼兒整體欣賞,初步感知畫面。
師:你從畫中看到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有什么感覺?
三、幼兒分層欣賞,深入解析畫面。
(1).感受線條
1、這個人的眼睛、表情是怎樣的?身體姿勢是怎么樣的?你猜猜畫中的阿姨感覺怎么樣?
2、畫家用了哪些線條來表現這個睡得很舒服的人?(弧線、波浪線)(請個別小朋友出來找一找,請大家書空或摸著自己的輪廓來說)這些線給你什么感覺?
小結:畫家就喜歡用這些流暢的線條表現這個人軟軟的姿勢,睡得安詳、很舒服的樣子。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畫中的阿姨。剛才我們學畫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我們的身體很放松,感覺很舒服。就像畫中的人一樣。
(2)、感受色彩。
師:“阿姨坐在紅色的椅子上,給你什么感覺?
三、整體欣賞,提升畫面感受。
師:你喜歡這幅畫?為什么?這幅畫給你什么感覺?請你給作品起個名字。
四、向幼兒介紹這幅畫的名稱與作者,理解畫家作品立體的、奇怪多面的作畫風格。
1、教師介紹:這幅畫的名稱叫《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這是畢加索畫的,這幅畫整體色調鮮明,線條使用較多,表現了女人身體線條。畫中的女人面部表情安詳,柔和,看得出她睡的好甜,讓人有種欲睡的感覺,用弧線描繪的寬大的手臂置于椅子的兩個扶手,而身體耷拉著。顯得那么的無力,完全進入睡的狀態。紅紅的,軟軟的沙發椅,襯托出阿姨粉紅色的手臂,他主要用了紅色和黃色兩種暖色的調子,給我們一種很放松、很舒服的、很暖和感覺。2、用課件演示讓幼兒了解作品立體的、奇怪多面的作畫風格。
如果幼兒能發現作品人物面部的奇怪地方,老師就順勢啟發幼兒看課件進行了解。如果幼兒沒發現,老師用平行參與的方式說:“這個女人的臉有點奇怪,你發現嗎?(讓幼兒先自由表達,再看課件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