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區域:美猴王
活動活動來源
在活動中,幼兒對于心中的英雄人物——孫悟空有著濃厚的興趣,幼兒喜歡模仿孫悟空的動作,羨慕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順風耳,希望自己也有孫悟空的金箍棒,于是開展了區域化學習活動“美猴王”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會進行細致地觀察,用多種方法來表現猴子的特征;
2、知道人多的地方會等一等,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資源
各種操作材料,供幼兒探究使用。
活動過程
1、介紹本次
活動的區域:
Happy time的時間又到了,這次又增加了一個新游戲“火眼金睛”,小朋友要從復雜的圖片中找出猴子來,你會怎樣找猴子?(引導幼兒按照一定順序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看誰找得多。
2、提出活動規則:
⑴活動后保持桌面的整齊和干凈;
⑵人多的地方知道等一等,或先選擇其他的地方進行活動。
3、幼兒進行活動:
(附表格見后)
教師觀察發現:
⑴美工區中,雖然教師出示了幾種不同猴子的制作示意圖,但多數幼兒呈現的作品較單一,都選擇了倒掛的撕貼猴子。
⑵幼兒對如何操作記錄表缺乏經驗,許多幼兒都不知如何下手。
⑶科學區中,幼兒對于課件中能動且有語音配音的猴子,這一全新的內容興趣較濃,人數較多,有的幼兒因沒有選擇到此活動而變的有些不開心。
⑷益智區中《拼圖》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幼兒很感興趣。
措施:
⑴動態的猴子比較可愛,
⑵在下次區域活動前,用5~10分鐘的時間請幼兒提出記錄時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們想辦法解決。
⑶增加幼兒活動的機會,以滿足更多幼兒參與科學區、益智區的興趣。
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的需要,為幼兒提供VCD、錄象《動物世界》,滿足幼兒對猴子的興趣。
表格:
材料
指導重點
美
工
區
猴子猴孫
1、用對折撕的方法撕出猴子的臉部特征。
2、會利用毛根材料表現出猴子的不同動態。
1、卡紙、紙條
2、毛根
3、糨糊、膠布
4、制作圖譜1、道能力弱的幼兒可先畫好輪廓線再撕,能力強的幼兒可直接手撕。
2、引導幼兒用毛根表現猴子的不同動作。
科學區
1、猴子大世界
了解猴子的種類和猴子的生活習性。
1、“課件”猴子
2、電腦
1、提醒幼兒使用電腦時,點擊不要太快。
2、引導幼兒簡單的復述。
2、花果山上 的猴子
1、會進行細致觀察猴子的特性。
1、猴子圖若干。
2、記錄紙若干、筆
1、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先看懂記錄卡意思,如 代表樹上有幾只猴子? 代表有幾只腳等?用點子表示。
2、能力強的幼兒可用圖畫(笑臉、哭臉)表示猴子的習性,如跳躍、爬、用尾巴勾樹等。
益智區
1、美猴王
1、能找出圖片中細微的差別;
2、有細致地觀察能力。
動物圖片若干(其中各兩張相似)、記號筆
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從頭到尾)找不同。2、火眼金睛
1、在復雜的圖形中找出猴子;
2、有耐心、安靜地進行觀察。
圖片若干、記號筆
引導幼兒先觀察猴子的特征,在從圖片中按從上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從左到右的一定順序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