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教案(通用8篇)
《我害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克服害怕情緒,學習正確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
2、知道害怕是人的一種正常反應。
3、學習用調查統計的方法了解小朋友關于害怕情緒的情況。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與幼兒討論:你害怕過嗎?遇到什么事情會害怕?害怕的時候你會想什么,做什么?
二、采訪調查。
1、激發幼兒調查興趣。
——你想知道別人有害怕的東西嗎?有什么辦法知道別人害怕什么呢?什么東西是最多小朋友害怕的東西?什么是大人最害怕的東西?(訪問、調查)
2、出示調查表,提示提問方法和記錄方法。
提問方法:禮貌用語:“請問你有害怕的東西嗎?你最害怕的是什么?謝謝。”
記錄方法:有害怕的東西,就用打勾記錄,然后用簡筆畫記錄被采訪人最害怕的東西。
采訪完后,送一個貼紙給被采訪人。其他幼兒如果看到有貼紙了,就不能再采訪這個人了,以避免重復采訪。
3、教師帶領不同的小組到不同班級進行采訪調查。
4、共同交流。
——教師和幼兒一起統計會害怕的人有幾個?(教師用記錄表記錄)
——教師和幼兒一起統計小朋友最害怕什么?(教師用記錄表記錄)
5、教師小結。
——師:我們想了解某件事情時,可以通過調查的方式進行了解。今天,我們通過調查,了解了害怕是人的一種正常反應和小朋友們最害怕的東西,真了不起!
三、尋找解決方法。
——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害怕的時候可以怎樣處理,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我們勇敢一些?
——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學習小熊害怕時的處理方法。
——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歸納:害怕的時候,可以讓別人大聲說出來,可以抱抱自己心愛的玩具,也可以讓別人抱抱自己等。
四、改編《幸福拍手歌》,例如:“假如害怕的話,請你大聲說出來”……
與幼兒討論,大人會害怕嗎?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遇到什么事情會害怕?他們怎么做的?
活動應變
第四個環節可以改為:請幼兒將自己害怕的事情及解決辦法用簡單的圖畫表示出來,并跟其他小朋友交流。
活動延伸
請幼兒調查了解身邊的大人是否會害怕?他們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他們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我害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5.12"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全社會人的心。最近,災后的心理輔導和治療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鏡頭中,許多原本活潑的孩子變得敏感而脆弱。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的孩子在重重關愛下,經歷的挫折少,得到的呵護多。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往往缺乏交流的對象,更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而校園安全月活動等又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到孩子的安全、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本次活動提出了"害怕"這樣一個話題,讓幼兒通過理解害怕,訴說害怕和對付害怕,幫助幼兒正確面對自己的恐懼心理,并尋求一些適當的方法。臨近畢業,幼兒在進入小學后,如何以健康的心態面對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這對幼兒終生發展來說,將會是十分有益的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害怕,能面對自己的害怕,并大膽地講述。
2、初步了解一些對付害怕的好辦法。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大張的紙、各色花瓣若干
活動過程:
1、看看議議:(理解人的害怕是有原因的)
放ppt:這是一位來自四川災區的小朋友,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人聽見她說過話。
重點提問:
周圍人說她是個小啞巴,你覺得呢?
(聽一聽她的心里話:訴說自己的害怕。)
她為什么不說話?她在害怕什么?
小結:每個人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都會產生一些害怕的想法。
2、大膽訴說:(能勇敢地說出自己心里的害怕)
過渡語: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害怕。
重點提問:
你有害怕的事情嗎?你最害怕的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即時以簡筆畫記錄幼兒不同的害怕。)
小結:有的人害怕特別的東西,有的人害怕特別的事情。今天,我們把心里n個害怕說了出來。
3、交流討論:(初步了解一些對付害怕的簡單方法)
過渡語:想不想把這些可惡的害怕對付掉?(恭喜你們,要知道,你們已經把自己心里的害怕說了出來,這就是對付害怕的第一個好辦法。)
重點提問:
對于這么多不一樣的害怕,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逐一提升,并用一片花瓣表示一種辦法:有些害怕,隨著你慢慢長大,就會慢慢消失;有些害怕……)
小結:相信你們的好辦法一定能夠讓自己變得慢慢勇敢起來,也能讓四川的小朋友慢慢地學會趕走自己的害怕,更快樂地成長。
4、拓展延伸:
對付害怕雖然有辦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去嘗試。
出示"圖畫日記":這本日記中,記錄了一個小朋友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害怕的,也有快樂的、勇敢的。你們也可以去試一試,相信會幫助你更快更好地對付害怕。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的孩子只要歸結兩類就可以了,一個是害怕兇猛的小動物,一個就是害怕打針,這兩點最符合他們的實際,大概可以分成四個環節幼兒教育,第一環節就是繪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緒,第二環節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兩點歸類;第三環節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體驗——打針,第四環節是繪本回歸,教師進行總結,最后的延伸就是與生活相聯系,抱抱客人老師。
小百科:害怕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hàipà,英文可譯為afraid,解釋為面臨險境而心中恐懼、驚慌。例如,心中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我害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懂得害怕是人的一種正常反應,能夠積極嘗試尋找解決害怕的辦法。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與表述。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紙、記號筆、繪本《當我害怕時》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圍繞"害怕"進行討論:你害怕過嗎?遇到什么事會害怕?
2、害怕的時候,會有什么反應?(怎么想?怎么做)
二、現場采訪,嘗試記錄
1、小朋友會害怕,你覺得大人會害怕嗎?(爸爸媽媽老師)
2、鼓勵幼兒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怕的時候,并嘗試記錄。
3、交流:大人們會害怕嗎?什么時候會害怕?
4、介紹調查結果:
——共同交流,調查的人害怕什么?第一個老師害怕什么,第二個老師又害怕什么——你害怕的時候會怎么樣?幼兒:哭、躲藏、躲在床底下
三、尋找解決害怕的方法
1、害怕的時候,有些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我們勇敢一些,讓害怕變的很小很小?(你會有什么好辦法)?
2、觀察課件,幫助幼兒歸納與梳理
活動反思
當前新出臺的課程標準,著重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充分給予學生自主的學習權力,但就目前的教學情況,遠遠沒達到以上所要求的,統得過死的現象在教學中經常看見,究其原因有二:
1、怕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就完不成教學任務;
2、教學中教師不知如何給予學生自主,怎樣的教學才稱得上學生的自主學習,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學六年級第一冊《我的老師》一課時的幾點體會談一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我害怕》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課程指導》第二版中班下冊主題《我是勇敢小寶貝》。“害怕”,是一種心理情緒,不同年齡的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害怕,每個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都對“害怕”有著直接而又深刻的情緒體驗。因此,這個話題能引發孩子的共鳴,值得展開深入的探討。然而研讀教材中的原設計,僅僅“鼓勵孩子大膽地說出心中的害怕”顯然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意義并不大,孩子缺乏的不是說出害怕的勇氣,而是缺乏正視害怕,克服害怕情緒的自我調控方法。于是,通過“分享害怕”讓孩子正視害怕是一種每人都有的自然情緒,通過“分析害怕”幫助孩子了解害怕產生的基本原因,通過典型案例的聚焦討論來“克服害怕”幫助孩子獲得調控自己害怕情緒的豐富的方法與策略。最后當所有的孩子對著“超人瓶”大聲說出自己直面害怕的解決辦法時,這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那么多鮮活的調試情緒的策略都將伴隨兒童的成長,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及教師討論分享自己的害怕體驗,知道“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情緒”。
2.樂于積極尋找調控自己害怕情緒的多種方法。
三、活動準備:
了解班上幼兒可能感到害怕的事情;曾講過“豆太”的故事;大絲巾、黑板(吸鐵石若干)、記號筆、紙、超人標志若干;超人瓶若干只、背景音樂“山大王的宮殿”。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害怕”。
1、回憶:昨天給小朋友講了一個豆太的故事,你們還記得豆太最害怕什么?
2、老師的“害怕”。
師:豆太會害怕,老師小的時候也會害怕。你們想知道老師小時侯最害怕什么?
3、請個別幼兒躲到老師的大絲巾底下來。教師悄悄地與幼兒分享自己的害怕。
(二)討論交流“我害怕的事”。
1、繪畫自己害怕的事情。
(1)師:我們同時把自己的害怕,用記號筆畫出來,看看都有些什么不同的害怕?
(2)幼兒和教師一起畫“害怕”。
2、分析“害怕”的原因,進行分類。
(1)幼兒逐一介紹自己的“害怕”,教師詢問原因。
(2)根據害怕的對象,進行分類。
師:一類是害怕生活中可能傷害到自己的事物,例如害怕狗、小偷、……,
一類是害怕自己假想出來的可怕東西,像怕黑、怕怪物……
(三)分享害怕的情緒感受。
師:那當你們害怕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是和老師一樣躲在大絲巾下嗎?
幼兒回憶自己害怕時的表現,教師給予情感的認同與接納。
(四)典型案例聚焦,解決“害怕”。
1、解決第一類“害怕”(可能會使自己受到傷害的)。
——幼兒自主討論。
——提升解決策略。(遠離危險、請求成人的幫助……)
2、解決第二類“害怕”
——師:這些想象中的怪物、怪獸的確令人害怕,所以每到晚上,有個小朋友就會特別的怕黑,不愿一個人睡覺,還不讓媽 媽關燈,我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他?
——幼兒交流自己克服害怕的方法。
——教師將幼兒的想法用繪畫符號記錄,并與幼兒一起創編成兒歌。
如:怕黑的時候,我會......(點一盞燈)
(五)收集“害怕”的超人瓶。
1、出示“超人瓶”。
教師示范:“我不怕大狼狗,我可以躲得遠遠的!”
2、收集“害怕”。
(1)請個別幼兒嘗試,鼓勵幼兒大聲地把自己的辦法說出來。
(2)出示若干超人瓶,請每位幼兒對著超人瓶輸出自己應對“害怕“的辦法。
3、出示勇敢勛章,鼓勵幼兒勇敢面對害怕
(六)延伸活動:收集大人們的“害怕”。
《我害怕》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ppt課件、紙、記號筆 、 繪本《當我害怕時》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與表述。
懂得害怕是人的一種正常反應,能夠積極嘗試尋找解決害怕的辦法。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圍繞“害怕”進行討論:你害怕過嗎?遇到什么事會害怕?
2、害怕的時候,會有什么反應?(怎么想?怎么做)
二、現場采訪,嘗試記錄
1、小朋友會害怕,你覺得大人會害怕嗎?(爸爸媽媽老師)
2、鼓勵幼兒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怕的時候,并嘗試記錄。
3、交流:大人們會害怕嗎?什么時候會害怕?
4、介紹調查結果:
共同交流,調查的人害怕什么?第一個老師害怕什么,第二個老師又害怕什么
你害怕的時候會怎么樣?幼兒:哭、躲藏、躲在床底下
三、尋找解決害怕的方法
1、害怕的時候,有些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我們勇敢一些,讓害怕變的很小很小?(你會有什么好辦法)?
2、觀察課件,幫助幼兒歸納與梳理.
《我害怕》教案 篇6
情緒管理是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困擾,如生氣、難過和害怕等等。孩子由于年齡小,往往不會向大人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也不能很好地自我化解。當孩子處于害怕這種情感狀態中時,我們往往簡單地告訴孩子“要勇敢”,而對于孩子為什么害怕,害怕時怎樣做才可以讓自己“不害怕”卻少有關注。本次活動借助于繪本《我好害怕》中的小熊,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害怕的情緒,不要擔心,不要覺得難為情;鼓勵幼兒討論如何讓自己克服害怕,從而幫助他們學會化解這種情緒,樹立自信心。活動將幼兒的害怕主要歸結為兩類,一個是害怕兇猛的動物,一個是害怕打針,這兩點最符合孩子的實際,能夠引起孩子共鳴。整個活動由大概可以分成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就是繪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緒;第二環節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兩點歸類;第三環節就是克服害怕心理的體驗——打針;第四環節是繪本回歸,教師進行總結;最后的延伸就是與生活相聯系,抱抱客人老師。整個活動,我讓孩子依據自身的經驗,說出害怕的感覺,并想出辦法,讓自己不再害怕,最終體驗到“我不害怕”的成功和快樂。 在情境表演打針的過程中,我創設了真實的醫生來了情境,讓幼兒感覺很真實。請一名“小勇士”上前打針,配上幾句朗朗上口的兒歌: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大聲說一說,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讓孩子在體驗打針的情境中學會了勇敢。 活動下來,還有許多的不足,整個活動的時間過長,在尋找克服害怕的環節中一度很糾結,可能是由于幼兒生活經驗的缺乏,講不出什么恰當的方法,花了太多的時間,建議幼兒將不出來時由教師直接進行適當的總結。還有最后繪本回歸后的總結也沒有,直接就讓寶寶們去抱抱客人老師了,這是由缺憾的,以后的活動中還需要把握細節,做到更好。
《我害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愿意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恐懼。
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嘗試戰勝害怕。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繪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讓幼兒和家長討論并記錄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針情景。
活動過程:
一、繪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1、出示繪本,大膽猜測小熊害怕的原因。
——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不高興、生氣、害怕)
——猜猜小熊可能遇見了誰?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大灰狼、怪獸、大老虎,要吃它……)
2、繪本繼續,揭示謎底。
——到底遇見了誰?我們來看看。 “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可以省略,停頓一下,教師直接跟孩子說,
——原來是一只大狼狗,還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你會害怕嗎?
3、繪本繼續,引出害怕的聲音。
——咦?這是什么時候?(晚上、天黑)
——聽!這是什么聲音?(刮風)
——你聽到這個聲音有什么感覺?(很冷、很害怕) 省略
小結:是啊,遇到惡狠狠的狗時,小熊會害怕;我們也會害怕。天黑了,小熊一個人在家,心里也很害怕。 省略藍色部分都為省略繪本只是植入,不用過多地去分析繪本,只要引出“害怕”;這個點就可以了,害怕大狼狗孩子應該有經驗,但對于黑暗,因為都是小班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陪伴著的,很少有害怕黑夜的感覺。因此,我覺得這部分可以省掉。
二、經驗遷移,說出自己的害怕。
1、根據記錄圖,討論自己的害怕。
——除了害怕大狼狗,你還害怕什么呢?你有害怕的時候嗎?(有)
——昨天寶寶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已經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輕輕地從小椅子下面取出圖片,和身邊的朋友說一說。(老師巡回傾聽)
2、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為什么會害怕?(因為大灰狼會咬我們)
——害怕的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不舒服)
3、經驗歸類梳理。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厲害的動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總:原來你們都害怕蛇、虎、大灰狼這類厲害的動物。(教師邊說邊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火)
——為什么?(因為它會把人燒死的)
總:原來還有一些小朋友害怕火、水、電、刀等這類東西。(老師邊說邊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們為什么害怕這些東西?
(因為水會把房子沖走;插頭有電要電死人的;剪刀碰到別人也會受傷的)
這幾點小班的孩子應該想不到,因為他們沒有生活經驗,即使有畫著的,也是家長的經驗,與幼兒的實際脫離,建議可以省去。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為什么?(很響,很嚇人)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的?(我怕氣球爆炸、風聲)
總:原來那些很響、很恐怖的聲音也會讓我們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
——我們來看看他的害怕是什么?(打針)
——為什么?(打針很疼)
——也有很多小朋友因為怕疼,害怕打針。(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是種冷冷的、緊緊的、不舒服的感覺。害怕的時候我們會哭、會躲起來。你喜歡這種感覺嗎?(不喜歡)
三、討論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結合展板,討論解決的辦法。
——怎么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
——遇到這些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怎么做?(逃跑、躲起來、找媽媽…;…;)
總:有了這些好辦法,我們就不怕這些兇猛的動物了。(將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臉)
——水、電、火、刀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受傷,那該怎么做?(小心使用、不玩電和火、請爸爸媽媽幫忙)
總:你們真會動腦筋,這樣這些東西我們也不怕了。(翻轉笑臉)
——聽到可怕的聲音怎么辦?(捂耳朵、放音樂、讓媽媽抱)
總:原來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分散注意,戰勝這些可怕的聲音。(翻轉笑臉)
2、情景表演,積極面對害怕。將這部分作為重點,前面都可以短一點,讓孩子從害怕打針到不害怕打針,有一個明顯的心理變化過程。
——打針你們怕嗎?
——打針可以治療疾病;打預防針可以讓我們身體變得棒棒的,能不能因為害怕就不打針呢?怎么做才能讓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針的時候不看,躲在媽媽懷里…;…;)可以讓孩子們都來說一說,或者教師找一個不怕的孩子來說一說他打針的時候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們一起來學學打預防針的樣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告訴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們真勇敢!翻轉表情)讓幼兒大聲地說出來:打針我不怕!
小結:原來有些害怕的事情,我們可以躲起來或者做其他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針我們必須勇敢戰勝它。但有的害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也就不害怕了,就像打針一樣。
四、繪本回歸,生活應用。
1、回歸繪本,了解小熊的克服方法。
——你們都想到了好辦法克服了害怕,變成了勇敢的孩子。小熊有沒有變勇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多媒體)
——它想到了什么辦法(抱小熊玩具、躲在奶奶肩膀上、自己看書)
——現在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開心)
——是啊!因為它知道害怕的時候該怎么做了。
2、生活應用,克服害怕
——今天來了這么多不認識的客人老師,剛才進來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聲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呢,有點害怕吧?那現在,你還害怕嗎?為什么?那讓我們大聲地去跟客人老師打打招呼,去抱抱她們,好嗎?謝老師心里也有些害怕。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和客人老師打招呼、抱抱客人老師嗎?
我覺得對于小班的孩子只要歸結兩類就可以了,一個是害怕兇猛的小動物,一個就是害怕打針,這兩點最符合他們的實際,大概可以分成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就是繪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緒(2分鐘),第二環節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兩點歸類(8——10分鐘);第三環節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體驗——打針(4——6分鐘),第四環節是繪本回歸,教師進行總結(2分鐘),最后的延伸就是與生活相聯系,抱抱客人老師(2分鐘)。
教學反思:
有老師要參加區心理健康優質課比賽,雖說由于各種原因沒能進行現場磨課,但是對于活動教案與該老師進行了交流,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獻上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小百科:害怕是一個漢語詞匯,解釋為面臨險境而心中恐懼、驚慌。例如,心中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我害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了解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2. 學習面對害怕的方法,知道害怕也能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 認識小客人:小熊貝貝
2. 觀察熊貝貝,猜猜它怎么了?
3. (出示害怕精靈)認讀“害怕”。
4. 小熊貝貝為什么會害怕,你猜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了解害怕的原因
1. 你的心里也住著一個害怕精靈,你在什么時候會害怕?
2. 看課件,了解小熊貝貝害怕的原因。
3. 小熊貝貝說害怕是怎樣一種感覺?
三、害怕的我
1. 你害怕的時候會怎么樣?
2. 我們來看看小熊害怕的時候是怎么樣的?
四、害怕了怎么辦
1. 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自己不那么害怕?
2. 小熊貝貝害怕時會怎么做呢?
3. 哪些時候我們不用害怕?
4. 哪些時候我們不能害怕,一定要堅強?
五、害怕能保護我們
1.小熊貝貝為什么喜歡害怕?
2. 害怕如何保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