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圖形娃娃(精選2篇)
中班數學:圖形娃娃 篇1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上嘗試學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拼娃娃。
2.能按圖形的基本特征進行分類計數。
3.按要求使用材料,享受操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在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上嘗試學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拼娃娃。
活動難點:能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計數。
活動準備:教師用半圓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若干;幼兒用書p3頁的幾何圖形片人手一套,記號筆、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認識幾何圖形片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很多圖形娃娃來我們班做客,請你看一看,你認識那些圖形娃娃,跟它們打個招呼。
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認識圖形名稱和特征。
師小結:圓形娃娃是圓溜溜、胖乎乎的;半圓形娃娃的身體是圓形娃娃的一半;三角形娃娃有三條邊、三個角;正方形娃娃有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娃娃有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對邊一樣長;梯形娃娃長得跟滑滑梯一樣。
二、拼圖形娃娃
1.師:圖形娃娃想跟小朋友做游戲,看小朋友能不能將它們拼起來拼出各種各樣的娃娃來?
提示:什么圖形可以拼出娃娃的頭,什么圖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體、胳膊和腿呢?(幼兒先交流再操作)
2.展示個別幼兒作品,引導幼兒進行比較。
師:這兩個娃娃一樣嗎?你能看出他們在做什么嗎?
3.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各自的圖形娃娃。
三、按圖形特征分類計數
1.師詳細講述一下記錄單記錄的方法:這次我們再拼一個娃娃,拼的要和上次不一樣,拼好后要看一看你分別用了哪些圖形娃娃拼的,再數一數你一共用了幾個這樣的圖形娃娃,最后把它記錄在相應的位置。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集體評價
1.將幼兒拼的圖形放到投影儀下展示,請幼兒說說:分別用了哪些圖形拼的,每種圖形有幾個?
2.引導幼兒觀察同伴記錄單上的數字和實際使用的圖形數量是否一致。
活動延伸:
將本活動的操作材料投放到數學區供幼兒使用,嘗試變化圖形片擺放的位置來表現圖形娃娃的多種姿勢。
中班數學:圖形娃娃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拼娃娃,能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并計數。
2.嘗試變化圖形片擺放的位置,以表示圖形娃娃的多種姿勢。
3.觀察并學習同伴拼搭圖形娃娃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半圓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2.幼兒操作圖形卡人手一份,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1.認識圖形片。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里有許多圖形片,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認讀圖形名稱。
2.拼圖形娃娃。
師:圖形片想請小朋友用它們來拼出各種各樣的娃娃。想一想,什么圖形可以拼出娃娃的頭?什么圖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體、胳膊和腿呢?
幼兒交流后,各自進行操作。
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并引導幼兒進行比較。
師:這兩個娃娃一樣嗎?你能看出它們在做什么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各自拼的圖形娃娃。
師:你們都拼了一個可愛的娃娃,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拼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娃娃?
3.再次拼圖形娃娃,并用數字表示所用各種圖形的數目。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這次我們再拼一個娃娃,拼的要和上次不一樣,拼好后看看說說你這次拼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娃娃,分別是用哪些圖形拼的,再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幾個,并用紙在記錄單上記錄。
4.集體評價。
教師用大圖形片記錄幼兒的圖形娃娃,同時展示幼兒的記錄。
師:這個娃娃在干什么?分別是用哪些圖形拼出來的?每種圖形有幾個?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上的數字和實際使用的圖形片數量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