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快樂口袋》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故事《快樂口袋》,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的快樂。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復述故事。
3、愿意表達自己的快樂,能夠用“快樂”說一句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現使自己快樂的事。
物質準備:自制快樂口袋一個;有關快樂的話的錄音;小孔雀、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小猴子等小動物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口袋,請幼兒觀察畫面。
1、老師這里有一個口袋,你們看,口袋上有什么呀?
(二)播放“快樂的話”,請幼兒認真傾聽。
1、播放錄音,請幼兒猜想聲音是從哪里來的?
2、再聽一遍錄音,驗證聲音是從口袋里傳出來的。
(三)教師有表情、有動作,富有感染力地講述一遍故事。
(四)出示小動物圖片,以提問的方式回憶故事主要內容。
1、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都是誰呢?
2、有哪些小動物跑來對著口袋說話了?他們分別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指導重點:幼兒依次學習小孔雀、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小猴的話,并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
3、突然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4、小猴想起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動物們怎么樣了?是誰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6、為什么管它叫快樂口袋?
(五)完整欣賞故事,學習復述故事、為故事起名字。
1、這個口袋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聽聽這個故事,請小朋友們用好聽的聲音跟著老師講一講這個故事。
2、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六)說一說: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
1、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讓你感到快樂的事。
指導重點:啟發幼兒從多角度談談自己的快樂。
2、請幾名幼兒對著快樂口袋說說自己的快樂的事。
(七)討論:不快樂的時候怎樣就能變得快樂?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那么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那你們遇到過不快樂的事嗎?當你們遇到不快樂的事時你是怎樣做的就能變得快樂了?
活動延伸:
1、將快樂口袋投放到語言區,鼓勵幼兒去說一說快樂的事,不快樂的時候去聽一聽。
2、下次活動將開展分角色表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