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案:小河馬的大口罩(精選2篇)
語言教案:小河馬的大口罩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想想、說說,理解故事內容。
2、幼兒認識感冒的癥狀,懂得預防感冒。
活動準備
小河馬、熊醫生、小白兔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去森林郊游》。
激發幼兒興趣,今天森林里怎么安靜,小動物們到哪兒去了?
師:這些小動物們怎么了?怎么都戴上口罩了?
。ㄓ變杭娂娀卮穑
師:小朋友,你感冒過嗎?感冒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如果感冒了,怎樣做就能讓感冒好起來?
。ㄓ變夯卮穑撼运帯⒋蜥、多喝水、休息等等。)
森林里小動物到怎么了,我們一起看一看。
二、欣賞掛圖,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幅掛圖
師:小河馬怎么了?小河馬得了什么病?小河馬戴口罩發生了什么事?
。ㄓ變合胍幌耄
2、出示第二幅掛圖
想想“口罩不見了”會發生什么事情?小河馬的口罩到哪兒去了?誰撿到小河馬的大口罩
(示相關小動物的圖片)
3、出示第三幅掛圖
幼兒說說后面發生的事
4、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師:為什么小動物最后都感冒了?
小結:小河馬的大口罩上有感冒病毒,別的小動物撿到拿來用,就把病毒傳染給它們了。那咱們小朋友的口罩不能互相帶著玩了。
三、拓展活動
小朋友說說怎樣預防感冒,如果自己感冒了,應該怎么做呢?
互相回答,交流評價。
語言教案:小河馬的大口罩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知道感冒會傳染給別人。
2.了解如何預防感冒。
3.初步學習看圖講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感冒會傳染,并了解如何預防感冒。
難點:了解空氣傳播是感冒的重要傳播途徑。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小河馬的大口罩》,故事大圖《小河馬的大口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手指游戲《大烏龜,小烏龜》。
2.教師:烏龜感冒了,它為什么會感冒?
二.聽講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1 .教師:有一只小河馬感冒了,它也像小烏龜一樣感冒了,它感冒以后發生了什么事?請小朋友聽一聽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2.教師講述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三.理解故事
教師提問:
1.剛才老師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故事一開始有誰?它怎么了?
3.小河馬感冒后去找誰?熊醫生給了小河馬什么東西?
4.熊醫生為什么要給小河馬口罩?
5.小河馬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
6.誰撿到了口罩?用來做什么?
7.小白兔提蘑菇回家的時候遇到了誰?小白兔做了什么?
8.小白兔把口罩放在窗臺,發生了什么事?
9.誰撿到了口罩?用來做什么?
10.第二天發生了什么事?
三.討論
1.教師:老師發現,第二天早晨,森林醫院的病人都用過一樣東西,是什么東西?
2.教師:是不是不管用什么口罩都會感冒?為什么用過小河馬大口罩的小動物都得了感冒?
3.怎樣才不會感冒?
4.教師小結:感冒很難受,我們要預防感冒,不用得了感冒的人所用過的東西,吃預防感冒的藥,多曬太陽,多鍛煉身體,等等。
四.學講故事
1.教師:這個故事真有趣,爸爸媽媽們一定也想聽這個有趣的故事,請小朋友跟老師學講故事,回到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2.教師翻教學大圖,帶領幼兒看圖講故事。
3.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翻書講故事給同伴聽。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并且很容易通過唾液和空氣傳播,幼兒通過理解故事,基本都能了解了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感冒的方法。在學習講故事的環節與教師互動較好。但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解釋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時語言不夠簡練準確,應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注意提問的指向性。
小百科: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約3噸,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尾較小,下犬齒巨大,長50-60厘米,重2.5千克,皮較厚,約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膚裸露,呈紫褐色.胃三室,不反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