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故事教案:方臉和圓臉(精選2篇)
中班故事教案:方臉和圓臉 篇1
大班語言: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
【設計思路】
利用方臉和圓臉的故事,又給幼兒梳理分類的概念和圖形的概念,這個活動的生活性很高,讓幼兒在生活中去觀察圓和方,為之后美術活動中的圖形組合作鋪墊。
【內容與要求】
1、運用已有的圖形經驗,區分方形和圓形。
2、知道在同一物體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圓兩種形狀。
3、體驗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相處的道理。
【材料與環境創設】
PPT,圓形的物品(圓鏡子、碗、臉盆、筆筒、轉盤等)和方形的物品(毛巾、拎包。書、小方凳),同時有圓和方形的物品(紙巾盒,餅干箱,電話,鐘)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介紹故事的名稱——猜猜故事
師:今天我們來聽聽一個故事,名字叫方臉和圓臉。我們猜猜故事會說什么呢?
2、介紹主人公,認識他們的外貌特征
師: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故事里的兩位主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
他們長得跟他們的名字一樣
方臉公公高高的各自,挺瘦,長著方臉盤兒。
圓臉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盤兒。
二、理解故事
1、講解故事
師:我們聽聽故事:方臉老公公喜歡方的東西,要坐方凳子,喝水用方杯子,走路也要邁四方步。
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吃飯要圓桌子,梳頭要照圓鏡子,睡覺的時候不枕枕頭,她用一個大南瓜當枕頭。
有一天,他們倆吵了嘴,要分家。
公公說“方東西歸我”
婆婆說“圓東西是我的!”
提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怎么了?
挑挑那些是分給公公的,哪些是婆婆的。
2、初步嘗試分類圓和方
師:圖片上是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家的東西,我們來幫他們分一分,哪些分給公公哪些給婆婆。
師:我們來看看方臉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圓臉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圓的。
3、繼續講故事
老公公說:屋子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房梁是圓的,我要把房子拆了。
老公公說:桌椅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釘子師圓的。我要把釘子都取下來。
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來越分不清楚了。
被子師方的,上面繡的花是圓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圓的
兩個人互相看看對方,又發現。
老公公的臉是方的,可是眼珠是圓的
老婆婆的臉蛋是圓的,兩顆大門牙師方的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哈哈的笑了。
都說“不分了不分了”,F在他們還是住在一起,他們過的越來越開心了。
師:他們兩最后有沒有分開。繛槭裁捶植婚_?
三、遷移經驗
1、回憶生活中的用品、玩具等,看看有沒有同一件東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圓形
師:我們想一想我們有什么東西也是又有方形又有圓形的?不能分開的。
2、互相介紹自己想到的物品,看看想出了多少。
師:我們一起說說,看看我們想到了多少寶貝啊。本領真大,我們回家以后繼續去找找哪些東西是方形和圓形組成的。
中班故事教案:方臉和圓臉 篇2
活動內容:方臉和圓臉
活動目標:
1.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
2.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
活動準備:《方臉和圓臉》背景圖,前期家具的熟知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老師請來了兩位朋友?(老爺爺、老奶奶)
2、給他們取個名字,(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
二、講故事,找出方和圓
1、“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到“好,就這么定啦,分吧!
2、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幼兒找好后,請幼兒到前面說說。----思維清楚
3、你們真聰明,都幫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們各自的東西。
三、引導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
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請小朋友幫幫他們,你覺得方和圓分得開嗎?桌子和釘子能分開嗎?為什么?-----大膽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開嗎?為什么?幼兒討論。---舉牌互動。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
1、小朋友們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辦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袄蟽煽谠倩ハ嘁豢,又發現……到結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
3、原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得才快樂。
五、開心的家溫暖的家
1、這里還有三個家,你們看看,覺得他們開心嗎?原來是*的家。你們怎么看出來他們很開心?*小朋友你們家開心嗎?那以前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原來只要我們相親相愛就會永遠開心的。
2、第三個家你們猜會是開心的家嗎?是哦。那么又會是哪個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們家人是不是相親相愛?或許第三個開心的家就是你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