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多列》(通用5篇)
《其多列》 篇1
說課內容: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冊音樂《其多列》
說教材:
《其多列》是民歌,通過“揀竹葉”、“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紋多美麗”等詞語,表現了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活潑性格。其多列是哈尼語“快來”的意思。歌曲短小,精練,音樂形象鮮明。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
2、復習歌曲《柳樹姑娘》、《云》、《小紅帽》,體會它們和《其多列》這首歌曲的不同情緒。
3、用學過的打擊樂器為歌曲《其多列》伴奏。
教學重點:學習并背唱歌曲
教學難點:把握歌曲節奏特點并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課件
說學法:音樂新課標認為:音樂課的全部的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在學法的指導時,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學生自悟探究、自主練習、自信表演等學習方式,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注重發展學生的能力。
說學法:在本課教學中我按照新課標要求利用了激趣誘導、引導感受、體驗學習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觀看——聆聽——演唱” 等一系列活動,促進感知,情感體驗、審美情趣的培養。
說教學過程:
1、一堂課必須有一個好的導入做為前奏,來調動學習興趣,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導入部分我利用了北京奧運會升旗儀式的一個片段讓學生感受56個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美好場面。接著我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認識了幾個比較有特點的少數民族來導入本課的主課題《其多列》。
2、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要學生學會聆聽,使學生養成聆聽的習慣逐步擁有音樂的耳朵,是我們音樂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在學唱歌曲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初聽全曲。讓學生在歌詞和音調中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
2、再次聽全曲。讓學生在模仿勞動時的動作來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
3、看課件欣賞全曲。通過對歌曲動畫的欣賞,加深學生對歌曲的整體感,對學習歌詞奠定基礎。
4、在學習歌詞過程中,我以一個提問者的身份,并利用鍵盤讓學生邊聽琴聲邊輕聲逐步掌握歌詞。
《其多列》 篇2
教學目標:
1.過《其多列》的演唱的、感受哈尼族兒歌的風格特點,體驗哈尼族兒童的生活情趣。
2.通過組織學生學習歌曲,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3.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和樂曲進行節拍,初步做到均勻、正確。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哈尼族兒童的風格特點,體驗音樂的情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其多列》伴奏。
教具準備: 手風琴、打擊樂器。
教學方法:聽唱法、練習法、競賽法、啟發式……
養成教育訓練點:課堂常規訓練
教學過程:
一、情景到入
1.創設情景,情感鋪墊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要考一考大家,看誰平時掌握的知識多,誰能知道我國有多少個民族?
2.師生互動,探求新知
師: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邀請我們大家去做客呢?(播放《齊多列》錄音)
二、寓教于樂
1.自主學習,感受音樂
出示圖譜,并播放音樂《其多列》錄音。
優美的歌曲學生愛聽;多彩的畫面,學生更喜歡看。在聽歌曲與看圖形的同時,掌握音的高低。
2.多次聆聽,學習新歌
(1)師范歌曲,請學生把不人認識的字用拼音標記好。
(2)出示“走”與“跑”的線路圖
指導學生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為讀歌詞打基礎)
(3)朗讀歌詞,師生共同分析歌詞。
(“其多列”哈尼語,快快來的意思。)
3.演唱歌曲,體驗音樂
(1)教師領唱。
(2)隋琴輕聲放入填詞唱歌曲。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展示音樂形象表現歌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聲音表現能力。
三、創造表現
1.合作探究,創造實踐
分發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沒有得到樂器的同學拍打強弱規律一同進行伴奏。體驗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
2.表演展示,交流評價
學生分組表演,開展師生,生生相互評價,以鼓勵為主。
3.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其多列》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學到了什么?(愉快;熱愛勞動)
三、小結
《其多列》 篇3
第二課 快樂的一天
《其多列》教案示例
傳授教養目標:
1、能夠整齊演唱歌曲,進修用歌聲及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2、鞏固走與跑的時值與長短,經由進程創編活動,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它的長短,并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
教材分析:歌曲《其多列》是一首云南哈尼族兒歌2/4拍,五聲羽調式,歌曲輕快、活潑、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變化不年夜,易上口,是孩子們喜愛的一首兒童歌曲。
傳授教養重點:有表情的進行歌唱與表演
難點:用節奏創作一句話
板書設計:書寫歌曲節奏p10-11
傳授教養進程:
一、情境導入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 出示節奏卡片,認一認,讀一讀
x x |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你 去 做什 么? 我 去 做游 戲! 我 去 踢足 球!
2、 拍手認讀,要求準確、均勻、速度以中度最好
3、 認讀老師用卡片拼出的節奏(讀、拍出來都可以)
4、 請學生試著自己創編2-4小節的節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5、創作練習(鞏固走與跑的節奏。培養創編與靈活運用的能力)
(1)、 老師講解練習要求,并舉例說明怎樣做?例:(老師問5個字 學生答5個字)
你去 做什 么?
我要 去上 學!
(2)、 學生進行創編練習(在節奏準確的情況下,不限制說話的內容)——出現問題老師及時糾正。
二、寓教于樂:
情境導入:(師):“九月一日這一天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你們知道嗎?每年的這一天全國的一年級小朋友都開學啦!他們與我們一樣,背起年夜度的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開始了新的進修生活,你們聽。。。。。。”
1、 老師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其多列》,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描述上學路上的高興心情,然后請學生描述出歌曲的年夜概情節與情緒,
同時也可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其多列:哈尼語 快快來)
展示哈尼族的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充分感想感染。
2、 板書,請年夜家一起來認一認歌曲中的節奏,并練習分辨音字
3、 聽歌曲錄音,邊聽邊拍手(按強弱規律),并記下第一段歌詞,然后老師輔導學生拍 ● ○讀詞。
4、 隨老師的范唱進修二、三段詞,如學生記不下詞,可用動作輔助。(老
師可教幾個動作,也可讓學生即興創作)
5、 學生隨音樂完整、整齊的演唱歌曲。(老師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不同——尤其是姿勢及演唱方法),提示學生 輕松而高興的聲音演唱歌曲,注緊張清楚地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詞,結尾的“其多列”應唱的更為輕柔、親切。
6、最后是師生一起隨音樂(歌曲伴奏音樂)邊唱邊做。
7、集體合唱后,分男、女聲部賽唱歌曲《其多列》。教師根據兩聲部的演唱結果,對各聲部的優點進行總結表揚,給予肯定。捎帶指出一點不足,讓學生在后面的合唱中加以努力。
三、創造表現:
1、游戲
哈尼族小朋友送給我們一份禮物,兩個花瓶。一個花瓶代表“抒情”,一個代表“歡快”,這里有四朵花,應插到哪個花瓶里?請你們唱一唱,體會一下再做決定。
2、鼓勵學生年夜膽地進行獨唱。
四、完美結課:
請同學們和云南哈尼族的小朋友們一起感想感染這歡快的一天吧!聆聽快樂的一天。(聽音樂走出教室)
第二課 快樂的一天
《跳繩》教案示例
傳授教養目標:
1、鞏固走與跑的時值,并準確的讀出節奏,經由進程創編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2、與年夜家一起整齊的演唱歌曲,并用歌曲與動作表現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材分析:《跳繩》是一首活潑短波折創作歌曲,2/4拍,宮調式,歌曲的節奏規律強,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組成,旋律以跳進為主,形象活潑、活潑,是多年來深受兒童們喜愛的一首歌曲。
傳授教養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自己創作歌詞
教具準備:歌曲錄音、紅綢帶、乒乓球、卡片
板書設計: 節奏卡片 畫時值長短圖
傳授教養進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跳繩嗎?這節課我們的游戲是跳繩,讓我們隨音樂高興地跳起來吧!在跳之前我要先考考年夜家(出示卡片):
1、2-4小節節奏,并利用節奏卡片貼在黑板上,帶領全班同學讀一讀。
2、 用手拍出所有編的節奏,告訴學生讀好的小竅門(心中讀節奏)
3、 試一試口中讀節奏,手中拍 ● ○
4、經由進程畫圖形的體式格式感想感染長短
(1)、 出示教具:紅 綢 乒乓球
(2)、 舞動紅綢,拍乒乓球感想感染它們的動作的長短。
(3)、 畫出圖形,并指導學生在書中涂上顏色,從視覺上感想感染長短。
二、寓教于樂:
同學們的表現很好,老師這兒有首好聽的兒歌要獎勵給年夜家:
1、初次聆聽歌曲
師:請年夜家注意了這是什么音樂?(彈奏下課的鈴聲音樂)
生:下課的鈴聲
師:很好,啊,下課了,張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在跳繩,老師也加入到你們的行列中來了。請看(播放《跳繩》的音樂并示范跳繩)
2、念歌詞
師:年夜家看我跳的多開心,哎,先看老師在做什么?(栓鈴鐺)
生:把鈴鐺綁在繩子上。
師:對了,這也叫栓鈴鐺,就是綁鈴鐺,系鈴鐺的意思。老師教你們一首兒歌,仔細聽哦,學會了你們也可以邊唱邊跳了。(念歌詞跳繩)
師:好,現在請年夜家想象一下每個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條繩子,一起跟老師邊念邊跳吧!學生跟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并能記住歌詞。
學唱歌曲:
3、 老師有感情的范唱歌曲《跳繩》,學生邊聽邊拍●○,感想感染二拍子的活潑、歡快的情緒。
4啟發學生感想感染“小繩”的輕巧與靈活,從而體會在演唱中應輕巧跳躍,重點解決跳進。
5、用聽唱法進修第一段歌詞,并參考書中的圖形譜辯別音字。
6、學生隨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跳繩》(學生可自由加入動作表演)。
7、進修第二段歌詞:根據書中給的第一、三句詞繼續進行創作,分小組進行創作。要求:可繼續創作、也可自己創作第二段歌詞。
三、創造表現:
1、分小組進行表演、展示(老師伴奏),教師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
2、選出創作較好的歌詞全班有表情的演唱。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讓我們一起拉起手、跳起繩來感想感染這快樂的一天吧!(聽音樂走出教室)
《其多列》 篇4
傳授教養目標:
1、能夠整齊演唱歌曲,進修用歌聲及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2、鞏固走與跑的時值與長短,經由進程創編活動,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它的長短,并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其多列》是一首云南哈尼族兒歌2/4拍,五聲羽調式,歌曲輕快、活潑、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變化不年夜,易上口,是孩子們喜愛的一首兒童歌曲。
傳授教養重點:
有表情的進行歌唱與表演
難點:
用節奏創作一句話
板書設計:
書寫歌曲節奏p10-11
傳授教養進程:
一、情境導入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節奏卡片,認一認,讀一讀
|||x|||
你去做什么?我去做游戲!我去踢足球!
2、拍手認讀,要求準確、均勻、速度以中度最好
3、認讀老師用卡片拼出的節奏(讀、拍出來都可以)
4、請學生試著自己創編2-4小節的節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5、創作練習(鞏固走與跑的節奏。培養創編與靈活運用的能力)
(1)、老師講解練習要求,并舉例說明怎樣做?例:(老師問5個字學生答5個字)
你去做什么?
我要去上學!
(2)、學生進行創編練習(在節奏準確的情況下,不限制說話的內容)——出現問題老師及時糾正。
二、寓教于樂:
情境導入:(師):“九月一日這一天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你們知道嗎?每年的這一天全國的一年級小朋友都開學啦!他們與我們一樣,背起年夜度的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開始了新的進修生活,你們聽......”
1、老師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其多列》,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描述上學路上的高興心情,然后請學生描述出歌曲的年夜概情節與情緒,
同時也可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其多列:哈尼語快快來)
展示哈尼族的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充分感想感染。
2、板書,請年夜家一起來認一認歌曲中的節奏,并練習分辨音字
3、聽歌曲錄音,邊聽邊拍手(按強弱規律),并記下第一段歌詞,然后老師輔導學生拍●○讀詞。
4、隨老師的范唱進修二、三段詞,如學生記不下詞,可用動作輔助。(老
師可教幾個動作,也可讓學生即興創作)
5、學生隨音樂完整、整齊的演唱歌曲。(老師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不同——尤其是姿勢及演唱方法),提示學生輕松而高興的聲音演唱歌曲,注緊張清楚地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詞,結尾的“其多列”應唱的更為輕柔、親切。
6、最后是師生一起隨音樂(歌曲伴奏音樂)邊唱邊做。
7、集體合唱后,分男、女聲部賽唱歌曲《其多列》。教師根據兩聲部的演唱結果,對各聲部的優點進行總結表揚,給予肯定。捎帶指出一點不足,讓學生在后面的合唱中加以努力。
三、創造表現:
1、游戲
哈尼族小朋友送給我們一份禮物,兩個花瓶。一個花瓶代表“抒情”,一個代表“歡快”,這里有四朵花,應插到哪個花瓶里?請你們唱一唱,體會一下再做決定。
2、鼓勵學生年夜膽地進行獨唱。
四、完美結課:
請同學們和云南哈尼族的小朋友們一起感想感染這歡快的一天吧!聆聽快樂的一天。(聽音樂走出教室)
《其多列》 篇5
其多列
老莊鎮寺莊小學
宗燕
《其多列》
一、教學目標
1、
2、知識目標;學唱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能力目標:復習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云》、《柳樹姑娘》,體會它們和《其多列》這首歌曲的不同情緒。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少數民族歌曲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學習背唱歌曲,把握歌曲節奏特點。
三、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
四、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趣引入
1、播放背景音樂《愛我中華》(音量要小)
2、過渡語:我們的祖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就象五十六朵花開滿祖
國的大地,在傣家的竹樓前、在天山的牧場上、在秀麗的桂林山水之間、在一望無際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各族小朋友歡歌起舞,歌唱幸福生活,歌唱美好明天。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迎著春風披著陽光向我們走來了。
(二)學習歌曲
1、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錄音。(歌曲好聽嗎?大家想唱嗎?
那今天咱們來學習歌曲《其多列》板書課題。)
2、師彈琴,生踏著音樂節拍,拍拍手、拍拍頭、拍拍肩、拍拍腿,
熟悉旋律。
3、課件展示歌片
①請同學們看著歌片,再聽一遍,可以輕聲跟著一起唱。②課件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錄音。
學生跟錄音小聲哼唱。
4、師:這首歌曲中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認識的詞語嗎?
生:老師,“其多列”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師:“其多列”是哈尼語,它的意思是“快來”,是哈尼族的小
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請你們來唱一唱這一句,招呼
你的小伙伴。
5、師彈奏第一樂句的伴奏音樂。
生跟琴練習演唱歌曲的第一樂句。
過渡句:他們招呼小伙伴干什么去呀?請你唱一唱。
6、師彈奏后面的樂句。
生:練習演唱。(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7、過渡:請大家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①師彈奏音樂與學生共同演唱。
②生跟伴奏音樂練習。
③指名唱、比賽唱。
8、過渡:有了學習第一段的基礎,老師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學會第
二段,請你們自己練習練習。
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演唱第二段。
師:到其中的幾個組去活動,了解學生自學的情況。
9、過渡:我們一起來唱一唱第二段。
師;彈奏音樂并與學生一起演唱。
生:演唱第二段。
10、過渡;同學們唱得不錯,歌曲第三段的節奏沒有太大變化,但
是大家要注意“花紋”的“花”字,它是一個字兩個音,請大家單獨練習這一句。
師:彈奏第二個樂句的`伴奏音樂。
生:練習演唱“衣服上的花紋”這一句。
11、過渡:請你們自己唱一唱第三段。
師:彈奏伴奏音樂。
生:練習演唱第三段(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過渡:請同學們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
師:彈奏伴奏音樂。
生:完整演唱。
13、分三小組每組唱一段比賽。
(三)為歌曲統配節奏并伴奏。
1、師:為了讓這首歌曲的情緒更歡快,請同學們用學過的打擊樂
器為歌曲伴奏。手串鈴:∣∣
雙響筒:∣∣
三角鐵:×-∣×-∣
2、課件播放范唱錄音。
生:跟錄音邊唱邊按伴奏譜練習伴奏。
3、過渡:下面我們完整地把這首歌表演一遍,請伴奏的同學準備
好!
課件播放伴奏音樂,教師指揮。
生:有表情地背唱歌曲《其多列》,一部分同學為歌曲伴奏。
五、游戲活動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花瓶代表“抒情”,一個花瓶代表“歡快”。
這四朵“花”應該插到哪個花瓶里?請你唱一唱,體會一下再做決定。
2、師課件播放這首歌曲第一段伴奏音樂。
生:小聲哼唱、評論。
生回答:《其多列》和《苗家兒童慶豐收》應插到“歡快”的瓶子里。《云》和《柳樹姑娘》應插到“抒情”的瓶子里。
六、總結
結束語:今天我們學習了哈尼族民歌《其多列》,又在民族音樂藝術的大花園中采集了一朵美麗的花,希望大家課下收集一下我國優秀的少數民族兒童音樂作品唱一唱,感受少數民族音樂無窮的魅力。同學們,再見!
七、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