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別給孩子的心靈寫下“丑陋”——“虐童事件”深刻反思
當我們看到爆出的“虐童事件”,照片中的畫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震懾著我們的心靈,讓人久久難以釋懷。頻頻發生的幼教虐童事件,讓作為幼教同行的我們不得不反思事件的根本與原因。
對于班級里的孩子而言,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在這個人口密集,面積相對狹小的特殊環境,安全更是倍受關注而不可回避的話題,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的快速發育階段,最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
有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走出幼兒園,開始用仇視、怯懦或自卑的眼神打量這個世界,這關乎一個民族未來的陽光與正義。對我們而言,僅有心痛是不夠的。在整個社會呼吁立法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師德建設。
通過我從教四年的工作經驗,深切感知幼教工作確實是一個工作繁瑣,磨練一個人耐心的工作。平日里我們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管理著孩子的衣食住行,引導著孩子們對世界初步的探知。在這樣人數多,空間小,各方面壓力大的情況下,有性格調皮,不遵守秩序或是犯其他錯誤的幼兒也是司空見慣的。然而當孩子們挑戰者我們的各種耐心時,我們更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和態度,甚至對待需要批評的孩子都要再三的考慮方式方法。因為我們面臨的是這樣一群心靈稚嫩的孩子,稍有不當,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一生的惡劣影響。
如何避免出現這樣的痛心事件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注意:
一、多學習增補一些科學處理孩子錯誤時的正確方法。經常看些幼兒教師名師的教育小典故,從中吸取一些教育的小竅門和寶貴經驗。
二、聽典雅的音樂,看些事理的書。陶冶自我情操,提升自身言行修養。幼兒教師是人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第一開智者,是教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們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我們是幼兒效仿的榜樣,所以,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正人先正己,加強自身世界觀的改造,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幼兒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回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幼兒教師的道德水平,決定著幼兒的道德水平。因此,我們做幼兒教師的一定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給幼兒以楷模之影響。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養,做到文明、禮貌,善于與人合作,待人真誠,有耐心、不急躁,談吐文雅,樸素,活波大方,端莊、整潔,誠實有自信,表里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
三、經常進行自我反思。
養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或是在批評孩子之后,反思這樣的方式會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或是在夜深人靜時,反思自身這一段時間來的教育方法,有沒有不得當的地方。只有進行自我反思,才能及時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是否給孩子帶來有益的還是有弊的影響。
孩子的心靈是一張干凈的白紙,寫上陽光,就回報你燦爛;寫上丑陋,再擦去都難。我們多么希望,每個孩子長大了都能深情地懷念上學的日子;也多么希望,每個長大了的孩子都能由衷地說一句:謝謝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