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請家長對孩子多一些耐心
很多孩子家長會來幼兒園當著小朋友的面問我們老師,說:“老師,我家寶寶在幼兒園是不是很笨?”“老師,我家寶寶在上課的時候是不是不聽課?”的確,家長基本都很重視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很重視幼兒的學習,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家長會做出努力,盡力去教育好孩子,但是當孩子沒有達到家長期望的要求時,有些家長便會漸漸失去耐心,便會發火,對孩子進行斥責,甚至會暴力相加。我們大人都有自尊心,同時孩子也一樣。
我們班的吳傲然是位聰明,但有點內向的小男孩。在昨天上午做數學課堂練習題時,寶貝他有一題做錯了,于是我將題目給孩子講解了一遍,孩子先不說話,但在我耐心的講解,引導之下,孩子最終肯開口回答我的問題,最后找到題目的正確答案。同時在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發現當他遇到一點小困難時,他不會第一時間找老師或小朋友來幫助他,而是哭。老師也因此經常和他溝通,鼓勵他,希望寶貝長大了可以堅強點。但還是無濟于事,直至有次看見寶貝他爸爸由于他沒有喊老師好,而對寶貝大聲斥責,我才恍然大悟,真正原因是出現在家長身上。我發現然然寶貝的家長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也正因為如此,時間長了,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也會漸漸喪失殆盡,從而導致寶貝平時在班級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做任何事都會有膽怯的心理。
當孩子經常受到批評以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希望我們家長今后在教育孩子時,如果孩子失敗了,我們應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