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罵”嗎
孩子在家里,一家人圍著一個孩子,有時間、有耐心講那么多的道理。在幼兒園里,面對那么多的孩子,必須要求孩子做到令行禁止,必要的時候還要做到“整齊劃一”,這是集體生活所必須。出現了問題,像在家里那樣,一個一個地有長時間、耐心地講道理,那是不大可能的。這就是班級教育、教學的局限。也正是班級教育、教學有這種局限性,才有家庭個別教育、教學配合的必要性。
說個不好聽的話,如果一個家庭像過去那樣有三個五個、七個八個孩子,家長同樣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精力、耐心去講那么多的道理。是不是這個情況,請孩子的父母問問孩子的爺爺奶奶就知道了。現在,很多的家庭不就是絕無僅有的這一個嗎?您說是不是?
所以說,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管理教育要比家庭里更為嚴格一些,家長應該理解。老師管理嚴格一些,也有利于孩子將來融入集體生活。
對小孩子,批評太多了,也就是您說的“罵”得太多了,是不好,有可能會無意之中傷害孩子,或使孩子變得滿不在乎,進而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刀槍不入。
但是,對孩子從來就不批評,舍不得批評,只是一味地“哄”,我也是不贊成的。就像有人鼓吹的“賞識教育”,無原則地表揚,孩子怎么做都是好,都是棒,都是“安撫”。那樣,孩子就總也學不會客觀地自我評價,將來進入社會,會覺得人人都故意跟他過不去,甚至有可能會發生精神疾病。那樣也不好,使孩子變得特別的脆弱,一批評就哭鼻子。“將來怎么進入社會?”我覺得老師這句話詰問得很對,值得家長深思。
您想啊,現在的社會競爭有多么激烈,就業有多難,現實生活有多殘酷,家長們想必都親身體驗過了。如果我們的孩子從未被否定、拒絕、批評過,沒有這個經歷,經不起風雨,將來到社會上,一旦被否定、拒絕、批評,比如找不到工作,待業,被用人單位批評或者辭退,孩子會受得了嗎?難道家長還要到用人單位質問人家為什么不錄取你的兒子?用人單位批評以至辭退你的兒子,你也不能找人家單位的領導算賬吧?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是會有磕磕絆絆,誰也不會總是那樣一帆風順。家長得把眼光放長遠一些。
我感覺,現在的孩子普遍都很脆弱,經不起一點兒批評,更不能忍受委屈。因不能忍受批評跳樓自殺、報復殺人,這類事屢有發生,這總不能說是正常的現象。
恕我直言,老師反映你家的孩子“很愛哭”,就跟你們做家長的嬌慣、“護犢子”,從來就舍不得“批評”孩子,使得你的孩子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的關系。這一點,很值得你們家長反省、糾正。
教育孩子不要絕對化,要全面,不能片面;要和諧,要多種方式方法并舉,該用什么教育方法就用什么教育方法。任何的教育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也都是有局限性的,單純依靠一種教育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就說是人們常用的“講道理說服教育”是有效果,但也不能一味地使用,濫用也會失效。適當的批評還是不能完全否定的,間或的懲罰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家長該心硬一點兒還得硬一點兒,不能總是“心慈面軟”。過于心慈面軟不見得是好事。那樣會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過于“脆弱”。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接受批評、否定的承受力,這也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和心理素質。